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出塞五首·其二》
《后出塞五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0)
翻译
早晨进入东门军营,傍晚来到河阳桥边。
夕阳映照着大旗飘扬,战马嘶鸣风声萧瑟。
广阔的沙漠排列着无数帐篷,各个部队各自召集士兵。
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军令森严夜晚显得寂静。
几声悲凉的胡笳响起,壮士们神情凄然却毫不骄傲。
请问哪位是大将军?恐怕是英勇的霍嫖姚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将士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感慨。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两句设定了时间与空间,描绘出军队在一日之内的行动。东门营可能是指军营的某个入口,而河阳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中,“落日照大旗”描绘了夕阳下的壮观,军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马鸣风萧萧”则传达了一种悲凉与荒凉之感。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衬出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进一步描绘了军营的规模和组织,这里用“平沙”来形容广阔的沙漠,“万幕”则表现出了庞大的军力,而“部伍各见招”则展示了军队的严密组织与纪律。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两句转换了场景,从白昼到夜晚。这里,“中天悬明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令严夜寂寥”则表达了军中的纪律和安静,尽管是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纪律性。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通过对乐器声音的描写,以及将士们的感受,传递出了战争带来的哀伤和无奈。这里,“悲笳数声动”表现了音乐所激发的情感;“壮士惨不骄”则直接表达了对于将士们命运的同情。

最后,“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中,“借问大将谁”通过提问来增加了一种悬念和期待;“恐是霍嫖姚”则点明了这位大将可能的身份,是一位在历史上著名的勇猛将领。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强化了对边塞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沉,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边疆军营的壮阔与孤独,以及士兵们在严酷环境下的坚守和牺牲。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岳州众湖阻风·其一

众湖湖口系兰船,睡起中餐又却眠。

风伯如何解回怒,数宵樯倚碧芦烟。

(0)

句·其二

高僧惯来看,踏破绿苔纹。

(0)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六

夜未央,明月光。荧煌九华烛,交影照歌梁。

(0)

送国子徐博士之澧州

多才适世用,学者不遑处。

新词八咏楼,更汎涔阳浦。

行当应列宿,且复施甘雨。

高斋閒坐时,清谈孰为伍。

(0)

三十自述·其二

庭萱犹喜驻春晖,寸草相思得所依。

惯住湖山聊自适,重游苕霅浑忘机。

家贫常恕旨甘奉,岁晚难堪故旧稀。

凄绝黄泥冈下路,未崇马鬣倍歔欷。

(0)

二月奉母居杭即返棹苏州·其二

时从客地赋归来,此日偏教客地回。

差幸武林山水接,片帆无碍到苏台。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