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从客地赋归来,此日偏教客地回。
差幸武林山水接,片帆无碍到苏台。
时从客地赋归来,此日偏教客地回。
差幸武林山水接,片帆无碍到苏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二月间在杭州居住,侍奉母亲后返回苏州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程的感慨。
首句“时从客地赋归来”,点明了诗人从外地(客地)回到杭州,暗示了他可能在外地游历或公务之余,借诗歌抒发情感。接着,“此日偏教客地回”一句,通过“偏教”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返回的特殊感受,似乎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在其中,或许是对杭州的留恋,或是对即将离开的不舍。
“差幸武林山水接”,“武林”是杭州的别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山水美景的欣赏与庆幸。这里的“差幸”一词,既体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感,也含有一丝遗憾,因为美景总是稍纵即逝,难以常驻。
最后一句“片帆无碍到苏台”,“苏台”指的是苏州,这里以“片帆”比喻船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船前往苏州的画面。一个“无碍”字,不仅写出了航行的顺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期待,仿佛一切困难都已不在话下,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旅程中情感变化的细腻捕捉,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鹊声迎客到庭除。
问谁欤。
故人车。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
雪模糊。
俯平湖。
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谁人得数登临。
看公钟鼎何心。
凤味东边小筑,桃李作高林。
道诗书教子,绝胜黄金。
千年尚禽。
肯随世、漫浮沉。
好在传家棠树,培壅清阴。
年高德劭,似一日、春光一日深。
青镜里、白发休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