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中送僧》
《吴中送僧》全文
宋 / 唐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

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

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0)
注释
师:指代某位老师或僧人。
向何方:去哪里。
太:指太湖。
复:再,又。
孤磬:孤独的磬声,磬是古代庙宇中敲击的乐器。
远:远处。
松偃:松树倒伏或倾斜。
暖榻:温暖的床榻。
兔:兔子,这里可能象征着清静或祥和。
驳:拒绝,这里是说不拒绝。
何时:什么时候。
寺:寺庙。
木鸡: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寺庙的报时钟声。
翻译
老师往哪个方向去了,他在太湖西岸又往西行。
微风吹过,远处传来孤独的磬声,古老的松树下,旧房子显得低矮。
舒适的榻上常常有兔子停留,饮酒的杯子从未拒绝犀角杯的陪伴。
何时能再次回到城北的寺庙,倾听那熟悉的木鸡报晓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肃的《吴中送僧》,通过对僧人离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僧人生活的向往。首句“师向何方去”表达了对僧人的询问和对未知路途的关切,接着“太湖西复西”暗示了僧人行踪的遥远,以及诗人目送他渐行渐远的身影。

“风传孤磬远”通过风声将孤磬的声音传得悠远,形象地刻画出僧人在寂静山林中的修行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清寂生活的想象。“松偃旧房低”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居所环境,松树低垂,寓示着岁月静好。

“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暖榻留兔”意味着僧人与动物为伴,生活简朴,“浮杯不驳犀”则暗示他不追求世俗的奢华。

最后两句“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再次回到城北的寺庙,聆听那熟悉的木鸡报晓声,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景寓情,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作者介绍

唐肃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日珥录五首·其三

铁岭将军载辎重,避胡入关妻子共。

先议和戎乏远猷,蜡书暗约杀杜刘。

经略潜谋玉帐底,四帅北征撒回李。

穷荒深入绝援师,六万汉军空战死。于戏!

众关那及鸦骨关,六师魂返李生还。

不知庙堂迩何议,代李者谁是其弟。

(0)

苏宁旅行诗答韦斋再叠前韵

夷齐甘作采薇仙,故国仇雠不共天。

岂比村姑矜小节,露筋祠树渺秋烟。

(0)

乞病获谴诗以解秽

两年救死与扶伤,获退如闻赦一场。

厌与百僚同唯唯,未能三月便皇皇。

期颐自古关名德,拳曲何堪律短长。

妙语解人终恨浅,强将一障系存亡。

(0)

定儿

一夕狂飙碎玉芝,盈盈十五好年时。

王侯邸第连云起,风烈何人识定儿。

(0)

病中述怀

投老还乡卧小楼,身随残梦两悠悠。

病瘥稍喜安眠食,语少从教减献酬。

壮志销沉看剑鼻,老怀回复忆壶头。

遗踪处处成枨触,依旧城南水乱流。

(0)

九日黄鹤楼登高·其一

北斗平临倦眼开,岷峨秋色莽西来。

云移晴树樯帆近,浪拍落梅天地回。

孤雁南飞沙似雪,大江东见水为杯。

茫茫不尽登楼感,都是红羊劫后灰。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