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檀木白衣相赞》
《檀木白衣相赞》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斤斯运,垩斯斲。鼻不伤,立自若。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惟其不然,一理万致。

我观此像,殆非人为。就能为之,技不宅微。

矧此匠氏,应以此机。应以此身,化巧幻奇。

曰余眊然,两眼如镜。弗能审观,独以耳听。

反听绝眹,对此殊胜。小白花山,下瞰巨浸。

(0)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檀木白衣相赞》。诗中通过描述一尊檀木雕刻的白衣相,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中运用了“斤斯运,垩斯斲”来形容匠人的雕刻技艺,巧妙地运用了“斤”(斧头)和“垩”(白土)这两个工具,形象地描绘了匠人在雕刻过程中的动作和技艺。接着,“鼻不伤,立自若”则赞扬了匠人技艺的精湛,即使在雕刻精细部位也能保持稳定,不损伤任何细节。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表达了匠人技艺达到了极致,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展现出匠人对技艺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接下来的“惟其不然,一理万致”则是对匠人技艺的高度概括,即通过单一的原理,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作品。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尊白衣相像是非人为创造的奇迹,即使能够模仿这种技艺,也难以达到匠人那样的微妙之处。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然视力不佳,只能依靠耳朵来感受这尊雕像的存在,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甚至从这尊雕像中看到了“小白花山,下瞰巨浸”的景象,表达了对匠人技艺的深深敬仰和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匠人的高超技艺,还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艺术、自然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与哲学的融合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爪茉莉.末丽

正苦薰风,早清芬细浥。黄昏后、觅枝寻叶。

翩翻萼影,引惹动、闲庭蛱蝶。摘来缀、宝髻瑶钗。

盈盈暗添笑靥。花神有意,巧批了风流牒。

新浴罢、晚妆宁帖。斜簪绿鬓,恰宜衬、芙蓉颊。

伴鹣鹣、枕上粉脂融浃。众香国,魂梦贴。

(0)

金凤钩·其一燕来

忽闻燕,来何处。向树底、双双小语。

一春消息,故人情重,不爽佳期唯汝。

自怜每被多情误。频劝取、不须飞去。

絮泥衔得,为谁辛苦。空傍人家门户。

(0)

少年游.春愁

啼莺恰恰到窗纱。几缕晓烟斜。

此日春城,汉宫传蜡,散入五侯家。

三分春色愁中度,一半在梨花。

肠断黄昏,酒醒残月,门外即天涯。

(0)

踏莎行.新燕

杏苑烟稠,梨亭云软。凭栏一望春尘远。

去年燕子定归来,风前试把帘儿捲。

约约双飞,生生细剪。商量似说春巢浅。

初来不为哺雏忙,经时才见衔泥转。

(0)

柳梢青·其二舟中偶见有感,和罗弘载韵

无限凭栏。一泓秋水,两点春山。

照影轻盈,盘龙新髻,青雀丫鬟。柔枝煞是堪攀。

憨笑处、琵琶暗弹。白草黄沙,昏鸦冷雁,曾否开颜。

(0)

调笑令·其五破子

花好。被花恼。庭下嫣然如巧笑。曾教健步移根到。

各是一般奇妙。赏心乐事知多少。乱插繁华晴昊。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