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有一树,三纪裁可拱。
无花复无实,亭亭云中竦。
隙禽不为巢,短翮莫肯任。
东邻有一树,三纪裁可拱。
无花复无实,亭亭云中竦。
隙禽不为巢,短翮莫肯任。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挺立的树木,历经三纪岁月,树干已可合抱。它既无花也无果,直耸云霄,显得格外孤高。诗中提到的“隙禽”可能是指在缝隙间栖息的小鸟,它们不愿在这棵不寻常的树上筑巢,或许是因为这棵树的特殊性或高度,使得小鸟的翅膀难以承担起在树上建造巢穴的责任。整首诗通过这棵树的形象,隐喻了某种孤独、超凡脱俗或难以被理解的存在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