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草浅下牛羊,纵论南朝让客狂。
天远生云微似发,人归踏月白于霜。
零残碑碣寻僧寺,寂寞关河忆战场。
黄菊渐乾红叶饱,一年一度看山忙。
台城草浅下牛羊,纵论南朝让客狂。
天远生云微似发,人归踏月白于霜。
零残碑碣寻僧寺,寂寞关河忆战场。
黄菊渐乾红叶饱,一年一度看山忙。
这首清代张宝森的《和月楂观察秋感》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台城景象。首句“台城草浅下牛羊”,写出了台城草地稀疏,牛羊悠然觅食的田园风光,透露出一种宁静与闲适。次句“纵论南朝让客狂”则转而提及历史,借南朝旧事引发访客的豪情议论,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天远生云微似发,人归踏月白于霜”两句,通过描绘天空中淡淡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营造出清冷而寂静的氛围,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怀古之情。
“零残碑碣寻僧寺,寂寞关河忆战场”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感慨,零落的碑文和荒凉的寺庙,让人想起曾经的战争和辉煌,如今只剩下寂寥和沧桑。
最后,“黄菊渐乾红叶饱,一年一度看山忙”以秋日黄菊凋零、红叶丰满的景象,象征着岁月更迭,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规律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巧妙地融入历史典故,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野风摇枯荄,长夜山雨寒。
梦忽堕千里,扶胥黄木湾。
美人秋水容,众芳洁初服。
海树鸣骚骚,醉吟瘴云宿。
忆昔西窗眠,三溪月如水。
忽作千日别,人生别能几。
有客从南来,说君新况好。
升沉何足云,令德似为宝。
同袍涧谷友,掉臂青云端。
而我卧山阿,淡心如露兰。
手种麓下梅,半吐欲迟雪。
再三拂霜纨,待君画孤洁。
寄书何时到,岁晚百念中。
天涯一望断,雁远夕阳红。
万当不如一,十发却休九。
乃知多言累,宁谨三缄口。
寂中荐雷震,悟处狮子吼。
百物自四时,六凿通九有。
风松静度曲,山花相与友。
心远境更幽,先生室无垢。
茶鼎苍蝇鸣,香几黄金纽。
澄神天籁息,见性籓篱剖。
对语彼上人,一笑开户牖。
自愧逐喧尘,成佛灵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