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寒黍梦,筝乱絮痕,华年半侵哀乐。
倚遍旧栏斜日,声声恼清角。东风懒,莺讯错。
暗泪染、背花弦索。凤枝断,粉涴香黏,自分飘泊。
愁鬓送残山,阵雁来时,荒翠更非昨。
问讯故国山色,何人主红萼。蘼芜恨,拚刬却。
又怨写、燕泥帘幕。瘦吟苦,对诉新寒,除是归鹤。
镫寒黍梦,筝乱絮痕,华年半侵哀乐。
倚遍旧栏斜日,声声恼清角。东风懒,莺讯错。
暗泪染、背花弦索。凤枝断,粉涴香黏,自分飘泊。
愁鬓送残山,阵雁来时,荒翠更非昨。
问讯故国山色,何人主红萼。蘼芜恨,拚刬却。
又怨写、燕泥帘幕。瘦吟苦,对诉新寒,除是归鹤。
这首《应天长》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郭则沄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
开篇“镫寒黍梦,筝乱絮痕”,以“镫”、“黍”、“筝”、“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冷寂、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哀愁。“华年半侵哀乐”,点明了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在哀与乐之间徘徊的心境。
接着,“倚遍旧栏斜日,声声恼清角”,通过“倚遍”、“斜日”、“声声恼”等词语,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清角的笛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东风懒,莺讯错”,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的无力与迷茫,东风的慵懒、莺啼的错误,都暗示着世事的变幻莫测。
“暗泪染、背花弦索”,将情感推向高潮,暗含的泪水与背对着花朵的弦索,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接下来的“凤枝断,粉涴香黏,自分飘泊”,以断裂的凤枝、沾满粉末的香气,象征着命运的破碎与漂泊不定,表达了词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愁鬓送残山,阵雁来时,荒翠更非昨”,通过“愁鬓”、“残山”、“阵雁”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山河残破、岁月流转的景象,暗示着词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最后,“问讯故国山色,何人主红萼”,以对故国山色的询问,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蘼芜恨,拚刬却”则流露出对世间不公的愤慨与无奈。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词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词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造诣。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沈沈。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
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
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