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乡十二首·其三》
《醉乡十二首·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盎然非世境,乐意渺无垠。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醉乡十二首》之三。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境界,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盎然非世境”,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所追求的并非尘世的束缚,而是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自由。接着,“乐意渺无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的无限和深远,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逍遥与自在。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温暖与寒冷、仙界与人间、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暖骨通仙处,暗示了诗人渴望超越凡尘,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而寒冬能幻春,则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以空旷的眼界观照宇宙,发现即使是浩瀚的天空也显得狭小,这体现了他心灵的开阔与深邃。同时,心净之后,月亮似乎更加明亮、清新,象征着纯净的心灵能够带来更美好的感受。

最后,“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一句,以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作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追求的坚定与决心。李白是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的向往著称。郑思肖在此引用李白,不仅是在表达自己对李白精神的敬仰,也是在表明自己愿意像李白一样,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与自由,不惜一切代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体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送牟伯厚还霅

西风起双鸿,渺渺度万山。

空林霜霰落,各念饮啄难。

中涂忽相失,独留谅无欢。

极目送冥飞,风云逸修翰。

低回守矰网,自顾形影单。

奋翅念远举,天路浩漫漫。

空想五湖水,春风涨波澜。

(0)

葛仙井

凤凰不栖枳,天马肯就闲。

胡为九渊龙,卧此数仞山。

苟无风霆威,何异蛙蠙繁。

世网易婴人,有如百尺澜。

悠哉志士怀,直欲苏人寰。

一朝蹑浮云,游戏穷玄间。

宁知天瓢侧,不及眢井蟠。

百年抚陈迹,老木亦已刊。

名高虽易毁,志远终难攀。

山中白头僧,笑我发浩叹!

(0)

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其二

沅人健饭无盘蔬,沅土多热无鸡苏。

官船自有龙凤茗,试写松风斑鹧鸪。

(0)

赠胡履平偕克有之兴国

主宾二美古称难,笑语轻舟十八滩。

幕有仁言官政善,士从知己旅怀宽。

文章不肯时科试,山水元须胜士看。

想见郁孤吟赏旧,渚烟汀树满毫端。

(0)

赠刘尊德善琴工画

刘郎善琴如雍门,万感毕赴指下弦。

和如威凤鸣若木,阊阖荡荡开晴天。

怨如玄猿啸遥夜,酸风孤马行穷边。

刘郎善画如郑虔,落笔飞雨大化悬。

豪鹰秋翻代北月,饥雁暮下江南烟。

悲厓哀壑远萧瑟,断芦短荻寒芊绵。

洞庭广野神忽动,秋风六合心高骞。

九成韶钧梦舜日,万骑羽猎思秦川。

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

呜呼明时才艺衮衮班集贤,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

(0)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三

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

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

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

为言经济理,所贵贤俊崇。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