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六竹桥》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六竹桥》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霁]韵

新篁故蒙丛,恶草刚荟翳。

删薙似少恩,成渠玉无际。

(0)
翻译
新生的竹林原本杂乱丛生,
恶草茂盛遮蔽了视线。
注释
新篁:新生的竹子。
故蒙丛:原本杂乱丛生。
恶草:有害的杂草。
刚荟翳:茂盛遮蔽。
删薙:修剪、清除。
似少恩:似乎缺少怜悯。
成渠:形成水渠。
玉无际:像无边的玉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来突出主体的美好。"新篁故蒙丛,恶草刚荟翳"中,“新篁”指的是新修的围栏或篱笆,而“故蒙丛”则是指被忽视或遗忘的丛生之物。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新旧、主次之间的关系,新建的篱笆与自然界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而“恶草刚荟翳”则是指那些不受欢迎的杂草丛生在一起,遮蔽了视线。在这里,“恶草”与主体相对应,不仅是景象上的对比,也可能隐含着人世间的善恶、正邪之分。

"删薙似少恩,成渠玉无际"则是在描写一种清澈见底的水流。"删薙"意味着修剪过的草木,而“似少恩”可能暗示这自然景象中蕴含着某种温柔与关怀。而“成渠玉无际”中的“成渠”指的是形成的小溪或小河流,"玉"则象征着水的清澈,“无际”意味着没有边际,即水流的清澈和广阔。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恩赐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新旧对比、善恶对立以及清浊对照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既有层次感也有深度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刘王花坞

刘王僭号乾亨初,金羊游幸驾云车。

近者月峡远禹馀,更有花坞藏名姝。

桃花落水如锦铺,紫衣霞裾引女巫。

琼仙花貌西施都,廷琄忠胆伍子胥。

剑树刀山纣不如,听谗杀忠类阖闾。

清歌妙舞恰欢娱,一夜芝囷生墙隅。

野兽触宫羊吐珠,井石立行百步馀。

百花回首化蓁芜,已见麋鹿游姑苏。

(0)

团扇词

团扇团且洁,不污亦不缺。

用舍惟其时,行藏比贤哲。

寄言汉宫人,何须中肠热。

(0)

古意

明月不长满,好花不再红。

妾颜岂长在,君恩亦无终。

君情与妾意,如水东西流。

物态有如此,妾心谁怨尤。

(0)

秋思四首·其三

离思茫茫正值秋,寂寥灯下不胜愁。

世间甲子须臾事,昨日少年今白头。

(0)

除夕感兴二首·其一

今夕知何夕,青阳逼岁除。

暮年千里客,故国一封书。

就枕灭明烛,鸣榔闻夜渔。

明朝遥捧酒,空望白云衢。

(0)

题画四首·其二次顾袁州韵

平泉金谷何曾到,蹶项亡秦了不知。

闭户读书忘岁月,游山观瀑且相期。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