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金谷何曾到,蹶项亡秦了不知。
闭户读书忘岁月,游山观瀑且相期。
平泉金谷何曾到,蹶项亡秦了不知。
闭户读书忘岁月,游山观瀑且相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书本知识的追求。首句“平泉金谷何曾到”,以典故开篇,暗喻诗人并未涉足名利场中的繁华之地,而是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蹶项亡秦了不知”一句,借历史故事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淡泊态度,仿佛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无关,体现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闭户读书忘岁月”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闭门读书中,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寄托。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时间的无视,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游山观瀑且相期”,则将诗人的思绪从室内引向室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期待。无论是山川壮丽还是瀑布飞流,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朴斲据佳胜,选题率与名。
斯斋号绥德,切已益屏营。
乂用谐三事,勤思惠万氓。
风惟君子慎,草亦庶人情。
缅禹曰予懋,钦尧在克明。
乾元恒不息,谦吉凛亏盈。
斧藻修常行,干文格八瀛。
澡身拟铭席,敬迪奉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