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初收晓日妍。卖花声过小楼前。
携来双影斗婵娟。
静院回风重入听,搴帷微笑宛当年。
一痕春梦淡于烟。
清露初收晓日妍。卖花声过小楼前。
携来双影斗婵娟。
静院回风重入听,搴帷微笑宛当年。
一痕春梦淡于烟。
这首《浣溪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露珠初收、日光明媚的景象。诗中以“清露初收晓日妍”开篇,巧妙地将露珠与晨光结合,营造出清新明丽的氛围。接着,“卖花声过小楼前”,以轻盈的音符勾勒出市井生活的生动画面,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卖花声,为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携来双影斗婵娟”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赋予了生命,使得露珠与日光的映照下,小楼前的景象显得更加柔美动人,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比美大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静院回风重入听,搴帷微笑宛当年”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似乎在回忆往昔,站在静谧的庭院中,微风吹过,带来了久违的温馨与愉悦。他轻轻拉开窗帘,露出微笑,仿佛回到了某个美好的时刻,那份内心的满足与喜悦溢于言表。
最后一句“一痕春梦淡于烟”以“春梦”比喻心中的美好愿景,用“淡于烟”来形容这份情感的轻盈与飘渺,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其短暂与易逝。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太丘官清百物无,青衫半作蕉叶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郝原春雪随双鱼。
榴火雨馀烘满院,宿酒攻人剧刀箭。
李白起观仙人掌,卢仝欣睹谏议面。
瓶笙已作鱼眼从,杨花傍碾轻随风。
击拂共看三昧手,白云洞中腾玉龙。
堆胸磊块一浇散,乘风便欲款天汉。
却怜世士不偕来,为借干将诛赵赞。
傍山怪石如蹲虎,绝顶去天无尺五。
却披丛棘下山腰,丹碧照空飞栋宇。
道人养道厌尘劳,避世只嫌山不高。
那知行空老曼倩,窃食不遗王母桃。
松桧参天门昼闭,碧玉撷蔬饭炊雪。
百年冷坐无车音,一旦偕来真恶客。
当知喧寂无殊观,出世何妨在世间。
能致吾人师作古,龙兴今日始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