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老树倚高寒,谁濯尘缨向激湍。
夜半仙人来洗鹤,手翻明月弄潺湲。
参天老树倚高寒,谁濯尘缨向激湍。
夜半仙人来洗鹤,手翻明月弄潺湲。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赤松杂咏(其三)濯缨堂》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参天老树倚高寒”,以参天大树的形象,展现了环境的高洁与冷峻,暗示了濯缨堂所在之地的特殊气质。"谁濯尘缨向激湍",进一步点出主题,意为有谁会在如此激流中洗涤世俗的尘埃,暗寓了隐逸或超脱尘世的追求。
后两句“夜半仙人来洗鹤,手翻明月弄潺湲”,则将场景推向深夜,仿佛仙人降临,清洗仙鹤,这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言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最后,“手翻明月弄潺湲”中的“翻明月”和“弄潺湲”,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给人以空灵而宁静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凡境界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老树、激湍、仙人和明月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才觉逢春春又还,风光摇荡客心阑。
宫花不见姚黄蕊,苑茗初尝叶白团。
揽照祗惊霜鬓改,寻幽宁放马蹄乾。
夜来遍遍韩王宅,犹喜芳菲有百般。
五老村中会隐时,投梭即是十年期。
自谙海燕归巢早,祗恐山桃结实迟。
伊吕功名何日到,轲扬辞业是人知。
如君未忍抛簪去,买取青山寄岭陲。
祖觞东馆,移舟南渡,江天云树离离。
盘谷渔樵,舞雩风咏,渴心常望云霓。知与故人齐。
念翼残犹铩,足蹶还羁。
百折江流,峡猿水鸟助孤凄。几回梦绕山西。
耐疏篷夜雨,惊枕晨鸡。
对无声诗,哦有声画,仪形已见端倪。回首暮云迷。
又桐飞金井,燕落乌衣。
有意相思,双鳞乘羽莫教迟。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
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
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
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
周文虚己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
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
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