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袅晴丝,商量试寒深浅。鵊鹎唤、韶华又晚。
数番风,信倦我,探芳心眼。
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自古送人何限。
故国清明,饧箫几回喧暖。算等是、钱灰酒盏。
认松楸,非旧树,梦痕疑幻。
凝望处、伤心几人知我,莫问南天归雁。
恨袅晴丝,商量试寒深浅。鵊鹎唤、韶华又晚。
数番风,信倦我,探芳心眼。
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自古送人何限。
故国清明,饧箫几回喧暖。算等是、钱灰酒盏。
认松楸,非旧树,梦痕疑幻。
凝望处、伤心几人知我,莫问南天归雁。
此诗《踏青游》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春日踏青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恨袅晴丝,商量试寒深浅”,以“晴丝”起兴,暗喻春日的轻柔与温暖,同时“商量试寒深浅”则透露出对春寒未尽的担忧,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鵊鹎唤、韶华又晚”,鵊鹎鸟的鸣叫预示着春天的流逝,韶华易逝,时光匆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数番风,信倦我,探芳心眼”,数次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倦意,却也激发了探寻春花的欲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与热爱。
“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自古送人何限”,诗人询问着远方的道路,长亭短亭间烟柳依依,自古以来,离别之情何其多,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故国清明,饧箫几回喧暖”,清明时节,故乡的气氛温馨而热闹,饧箫声声,渲染出节日的欢乐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算等是、钱灰酒盏”,在春日踏青中,诗人或许会想起往昔与友人共饮的情景,钱灰酒盏,象征着友情与欢聚的美好时光。
“认松楸,非旧树,梦痕疑幻”,诗人辨识着眼前的松树和楸树,却发现它们并非记忆中的模样,梦境与现实交织,让人感到恍惚与迷离。
“凝望处、伤心几人知我,莫问南天归雁”,在凝望远方时,心中涌起的悲伤之情,或许只有自己能理解,面对南飞的大雁,诗人不禁思考着自己的归宿与方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踏青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离别与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春江原是古芳洲,别野岩开紫气浮。
九转丹成遗胜概,十竿翠拥到林幽。
水流石乳全飞玉,苔积云桥几度秋。
碧海三山天外落,平原万井镜中收。
尘世欣逢勾漏令,江湖犹有子陵裘。
梅花带雪矜残腊,属笔还谁纪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