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台阳记,欣然具大观。
草花香最古,山水象难刊。
经济胸中透,纷华眼界宽。
世情兼治策,敢作异书看。
捧读台阳记,欣然具大观。
草花香最古,山水象难刊。
经济胸中透,纷华眼界宽。
世情兼治策,敢作异书看。
此诗《台阳笔记题词》由清代诗人胡士勋所作,通过对“台阳记”的捧读,诗人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极大赞赏与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思想情感。
首句“捧读台阳记,欣然具大观”,开篇即以“捧读”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台阳记”的恭敬态度和浓厚兴趣,同时“欣然”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仿佛在阅读中获得了宏大的视野与深刻的洞见。
接着,“草花香最古,山水象难刊”,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台阳记”内容的丰富与独特。草木之香,古老而悠远;山水之象,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韵味与内涵。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暗含了对“台阳记”中蕴含的深厚文化与历史价值的肯定。
“经济胸中透,纷华眼界宽”,这两句揭示了“台阳记”对诗人个人修养与视野的深远影响。经济之道,不仅关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涉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纷华世界,诗人却能保持开阔的眼界,不受世俗浮躁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智慧。
最后,“世情兼治策,敢作异书看”,诗人将“台阳记”视为一部与众不同的书籍,不仅因为它包含了对世情的洞察,更因为它提供了治理国家、社会的策略与思考。这表明诗人不仅欣赏其文学价值,更看重其对现实问题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台阳笔记题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台阳记”的高度评价与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自然美以及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