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薄气蒸泽,淋漓润逼人。
溪头觅津渡,云外见嶙峋。
自是大家法,能传诗者神。
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
回薄气蒸泽,淋漓润逼人。
溪头觅津渡,云外见嶙峋。
自是大家法,能传诗者神。
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
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岭秀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首句“回薄气蒸泽,淋漓润逼人”描绘了湿润的空气在山谷间弥漫,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溪头觅津渡,云外见嶙峋”则通过寻找渡口的溪流和远处云层中露出的山石,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深远与广阔。
“自是大家法,能传诗者神”两句,既是对画作艺术手法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对诗人的赞美,认为其作品能够传达出深邃的精神内涵。最后,“小亭檐柱迥,借问待谁巡”以小亭为视角,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空旷,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巡行者的期待,增添了几分诗意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横秀岭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精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昔闻贵公子,乃是信陵君。
剑气连秋水,英风迈长云。
堂中爱养三千士,玉袍珠履何缤纷。
信陵一去几千载,堂中今无一人在。
空馀城里信陵亭,日见黄河走东海。
信陵亭右送飞鸿,豪士者谁张长公。
虬髯潇洒眼如电,论吐何啻垂天虹。
身骑宛马铁花骢,霜蹄决裂耳生风。
四顾已无南海尉,一心要灭黑山戎。
朝发夷梁津,暮宿黎阳渚。
轩盖狭广路,翩翩皆龙举。
春风澹荡吹罗帷,宛如渌水莲花池。
异代风流今有此,若问信陵那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