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砺四首·其三》
《十一砺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姬发誓孟津,集者八百国。

当时尽弃商,喜受钜桥粟。

独有首阳山,不生周草木。

至今插天高,与商无终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十一砺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历史典故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独特见解。

首句“姬发誓孟津”,借用了周武王姬发在孟津誓师的历史事件,象征着英雄豪杰的壮志和决心。接着,“集者八百国”描绘了周武王联合众多诸侯国共同伐纣的盛况,展示了团结的力量。

“当时尽弃商,喜受钜桥粟”两句,通过描述周军攻破商朝后,诸侯们共享战利品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和共享成果的精神。这里“钜桥粟”可能是指大量粮食,象征着丰富的战利品。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历史的辉煌上,而是转向了对历史的反思。“独有首阳山,不生周草木。”首阳山作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永恒和不变。这句话暗示了即便是在周朝鼎盛之时,也存在着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和历史规律。

最后,“至今插天高,与商无终极。”这两句将首阳山与商朝进行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性。首阳山的“插天高”与“与商无终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不变与变化并存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变迁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禽言四首·其四

提壶卢,沽美酒,烹肥羜,剪新韭。

琵琶胡姬玉纤手,清歌袅袅莺啭柳,尊前劝我千万寿。

君不见东家逃亡西家走,惟我台上集亲友。

明日得似今日否,酒尽无尽尽再沽。

唤仆夫,提壶卢。

(0)

送方此山归盘中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栖恶木阴。

飞蚊营营蚋漫漫,掇拾馀酝搜残斟。

祝融老子亦忘剧,于君大是相知音。

娱娱炎埃场,遗以清风林。

苍藤老树覆林涧,芸夫纶叟时相寻。

太虚茫茫纳宇宙,云来云去初何心。

送君盘中居,且作盘中吟。

双溪渡头一笑去,落日孤舟秋水深。

(0)

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其二

祖龙制八极,法令如乱麻。

儒冠委秋山,王燄明朝霞。

所以武陵人,入山种桃花。

如何东陵侯,苟此旦暮华。

堂堂炎汉叟,却种青门瓜。

舒卷迷大运,千古为悲嗟。

(0)

入夏

入夏才几日,新晴已不禁。

阑珊花晚景,掩映树初阴。

西照山河影,南风天地心。

物情殊可笑,团扇已骎骎。

(0)

听琴

凄凉乌夜啼,怨抑雉朝飞。

有室宁非愿,无枝可得依。

天涯心独苦,岁晚泪频挥。

莫作将归操,风尘久念归。

(0)

如今纵得仙翁术,也怯君王四路饶。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