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曾受易,所得亦良深。
今古岂二道,死生惟一心。
颠风掀旷野,痴雪厄寒林。
不改隐居操,扃门自鼓琴。
传家曾受易,所得亦良深。
今古岂二道,死生惟一心。
颠风掀旷野,痴雪厄寒林。
不改隐居操,扃门自鼓琴。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遣兴二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道德与坚持自我操守的深刻思考。
首句“传家曾受易,所得亦良深”点明了诗人的家学渊源,他从《周易》中汲取了深厚的智慧。接着,“今古岂二道,死生惟一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今不变之道的理解,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对于生死的思考和态度应保持一致,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的深度。
“颠风掀旷野,痴雪厄寒林”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狂风席卷旷野,痴雪困住寒林,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不易与困境。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动摇,而是以“不改隐居操,扃门自鼓琴”作为回应。即使面对外界的风雨和严寒,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闭门独处,弹琴自娱,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我操守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行为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坚持的高尚品质。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
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
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
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
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
华岳云台边,翳翳绕松树。
其下盘茯苓,其上栖白鹭。
归与依吾乡,延年而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