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沈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ěnchéngzhīnánchāngxiàn
sòng / guāng

chángjiāngzhànzhàndàifēnglínhányúnxiànshēn

lǎonéngróngjiǎokuàimínyǒuyuānqīn

hóngdānjǐngwényóuzàihéngménshuōxún

níngyānliúbǎojiàngènglìngniúdòuchénchén

注释
湛湛: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枫林:秋季变红的枫树林。
狡狯:狡猾奸诈。
冤侵:无辜受到侵害。
洪崖丹井:神话中的仙人居住之处。
徐孺衡门:指贤者徐孺的住所,寓含高尚品德。
淹留:滞留,停留。
牛斗:二十八宿之一,象征英雄豪杰。
翻译
长江碧波荡漾,两岸枫树林立,古老的树木与寒冷的云雾环绕着深邃的寺庙。
年迈的官员无法容忍狡猾的行为,普通百姓不再遭受不公的欺压。
传说中的洪崖丹井似乎仍在,徐孺的高洁之门的故事也还能找到踪迹。
我怎能再像珍贵的宝剑那样被闲置,让牛斗星的光芒暗淡下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图。开篇"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两句,以长江为背景,枫林沿江而立,古木参天,县城之中有座沉静的寺庙,营造出一片宁静与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映射出了一个清幽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清廉、不欺凌弱小的期望。这里的"老吏"指的是年长且德高望重的官员,他们以身作则,不容许狡猾之徒在民间兴风作浪,保障了细民的利益,绝无冤屈。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两句,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名胜古迹和人物故事。洪崖丹井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之地,而徐孺衡则是东晋时期的隐者。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沈沈"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沈寺丞知南昌县离别的不舍。这里的"宁复淹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长留的愿望,而"如宝剑"则比喻珍贵难以割舍之情。"更令牛斗气沈沈"一句,借助星象中的牛郎织女故事,形容两人的情谊深厚,如同夜空中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坚贞不渝。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更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高洁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金丹诗诀·其五十七

大药须凭神气精,采来一处结交成。

丹头只是先天气,鍊作黄芽发玉英。

(0)

留题紫岩寺·其一

松岭枫冈势接连,梵宫危傍紫岩前。

夜深钟磬敲清月,日暮楼台锁淡烟。

大抵登临须有分,不因迁谪到无缘。

一程已见佳山水,何惮东川路五千。

(0)

春日

窗外晴山竹半遮,竹根流水细鸣沙。

小园寂寞春无赖,蝴蝶飞来绕菜花。

(0)

末利

香如含笑全然胜,韵比酴醾更似高。

所恨海滨出太远,初无名字入风骚。

(0)

赠夏庭别兄弟

披沙拣金勤乃见,读书何止须百遍。

如君心期已不凡,况有长兵可鏖战。

一寒湿薪薰病目,君但读书声彻屋。

僧房夜永灯火足,更肯襆被来同宿。

(0)

次韵尧明见和因及李萧远五诗·其四

万里星河指顾间,此中何自著江山。

精金百鍊终无用,才与佳人照指镮。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