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晴山竹半遮,竹根流水细鸣沙。
小园寂寞春无赖,蝴蝶飞来绕菜花。
窗外晴山竹半遮,竹根流水细鸣沙。
小园寂寞春无赖,蝴蝶飞来绕菜花。
这首宋朝诗人释显万的《春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
首句“窗外晴山竹半遮”,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景象:窗外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翠竹半掩其中,既增添了景致的层次感,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竹子的绿意与远处山色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次句“竹根流水细鸣沙”,进一步将画面推向动态。竹林下的溪流潺潺,水声轻柔地与沙粒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声音元素,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低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三句“小园寂寞春无赖”,转而描写一个小巧而略显孤寂的园子。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在诗人笔下,小园却显得有些寂寞。这种反差,或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或是对世事变迁、繁华易逝的感慨,引人深思。
最后一句“蝴蝶飞来绕菜花”,以蝴蝶的活泼与菜花的鲜艳,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和活力。蝴蝶在菜花间翩翩起舞,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快乐。这一场景不仅美不胜收,还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一丘虽小势巉然,自古登临历几贤。
门惹白云常尽日,地藏灵剑不知年。
清欢相与随双旆,幽趣谁能解七弦。
每月来游存故事,郡中依旧有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