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不敲门饱睡魔,静听檐雨泻天河。
从人指画竹如意,假手爬搔松养和。
屏上水翻波浩渺,砚旁山卧石陂陀。
十年游戏三间屋,一笑留连两曜梭。
客不敲门饱睡魔,静听檐雨泻天河。
从人指画竹如意,假手爬搔松养和。
屏上水翻波浩渺,砚旁山卧石陂陀。
十年游戏三间屋,一笑留连两曜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书房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客不敲门饱睡魔"一句,通过“客不敲门”表达了诗人独处的悠闲自在,而“饱睡魔”则形象地传达了沉醉于梦乡的状态。这两者结合,既表现了诗人的安逸,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静听檐雨泻天河"一句中,“静听”显示了诗人对于声音的细致感受,而“檐雨泻天河”则描绘出窗外细雨如天河倾泻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从人指画竹如意,假手爬搔松养和",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画艺术的追求与享受。这里的“从人”暗示着学习前人的技艺,“指画竹如意”则展现了艺术的自然流露和完美状态;而“假手”一词,则显示出对他人之手的借助,可能是借用别人的作品来修养自己。总体上,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艺术的尊重与欣赏。
"屏上水翻波浩渺,砚旁山卧石陂陀"一联,则是对室内摆设的一种描绘。“屏上水翻”可能指的是装饰性的水景,而“砚旁山卧石陂陀”则描绘出书房中陈设的山石之美,通过这些静态物象的叙述,传递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最后两句"十年游戏三间屋,一笑留连两曜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与生活态度的感悟。“十年”一词显示出时间的长久,而“游戏三间屋”则是一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空间中的悠然自得;“一笑留连两曜梭”中,“一笑”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满足,而“留连两曜梭”则可能是指日月的光芒穿过窗棂,映照在书案上,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室内外自然与艺术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其豁达、自在的人生态度。
麻川过长林,路转无百里。
积雨断津梁,日乱十六水。
忽从冈阜间,稍得千家市。
凌晨上仙祠,遂作折屐喜。
水流自汪湾,山亦甚雄伟。
小邑颇下临,扰扰屯聚蚁。
一笑相与言,黄冠有仙子。
为言庭前菊,霜馀烂黄蕊。
采之制颓龄,可以坚发齿。
不须事虚旷,至道亦良迩。
神仙固可学,吐纳乃馀事。
斯言虽甚简,中亦含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