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帽笼头发半华,樵歌一曲胜长嗟。
鸡鸣裹饭登高去,日暮天寒未到家。
破帽笼头发半华,樵歌一曲胜长嗟。
鸡鸣裹饭登高去,日暮天寒未到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日暮时分还未归家的辛酸情景。开篇“破帽笼头发半华,樵歌一曲胜长嗟”写出了樵夫的落魄形象和他在劳累中寻求的一丝慰藉。"破帽"和"半华"的发髻,显示出樵夫的贫穷与不修边幅,而"樵歌一曲胜长嗟"则透露出他通过唱歌来抒发胸中的不平与辛酸。
接着“鸡鸣裹饭登高去”这一句,展现了樵夫即使在饥饿中也要继续工作的艰辛生活。他听着鸡叫声,匆忙地裹起饭菜,前往更高的地方去伐木,显示出他的勤劳和对生计的不懈追求。
最后“日暮天寒未到家”则是全诗情感的顶点。樵夫在日落时分仍旧没有回家的温暖之所,他所体验到的不仅有外界的严寒,更有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句也映射出古代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通过樵夫的一日生活,反映了社会下层人民的困苦,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