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四》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易学纷纷各著书,独于师说著功夫。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0)
注释
易学:各种学术流派。
纷纷:众多、各自。
著书:撰写书籍。
师说:老师的学说。
涪翁:指宋代学者杨时(字中立,人称涪翁)。
旧传:传统的传授。
七分止:保留了七成。
先天:宇宙生成的原始状态。
一画:道家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象征万物的起源。
耆英:年长而有才德的人。
陪讲读:参与教学和讲解。
章句:篇章和注解。
生徒:学生。
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
方:正在。
施用:实施应用。
姑:暂且。
藏山:隐藏起来,比喻不显露。
后儒:后世的学者。
翻译
学者们各自研究学问,特别注重老师的学说
涪翁的传统理论只有七成,而邵子的先天理论则主张一种纯粹的‘一画’概念
不让年长有才的人参与讲解,只留下著作教给学生
现在考试方法正被应用,暂时可以隐藏起来,等待后世的学者发掘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学问传承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的诗作。开篇“易学纷纷各著书”,指出当时易经研究混乱,人人都能著书立说。紧接着,“独于师说著功夫”则表明作者对于传统师承之道的重视和坚持。

中间两句“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圣贤教导的尊崇。其中,“涪翁”指的是孔子的学生,意在表达儒家学说自古以来的权威性,而“邵子”则是对《易经》中“先天图”的称呼,暗示了宇宙自然法则的高深莫测。

接下来的两句,“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则表达了一种教育理念,即不强迫年轻人去接受复杂的学问,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古籍中的章句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末尾两句“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中,“黄策”可能指的是朝廷颁布的重要政策或策略,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作者选择暂时隐居,以等待更适合传播学问的时代到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也反映出了一种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挽老苏先生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

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

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

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0)

赠郭雄李

八载交盟尚未寒,相逢何处再开颜。

互随宦牒往来次,俱在梅关南北间。

臧若讳忘谁是谷,触如争胜孰肱谋。

高轩有叩北窗问,人在羲皇上一头。

(0)

题安子承读易堂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回头更勘三画前。

(0)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一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

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

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

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

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

受裁鲁有馀,学道心不贰。

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0)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其一

经史百家书挂眼,唐虞三代事蟠胸。

不孤父祖馀良贵,犹累妻儿一素封。

贤者大凡先锄铻,贵人强半晚遭逢。

况余先庆未曾报,天意初违后必从。

(0)

南康刘尉于厅事之东开轩曰清濑盖取其前松声然也

坐曹在西退食东,一间然尔万不同。

彼无乃俗饱吾聒,此不胜幽醒我聪。

不律不吕自中节,非夔非襄谁传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则银汉鍧穹窿。

开窗即之辨所以,老松不受风所攻。

松莫之禦非自暴,风无所争不相容。

二者无心一有感,自然成声关大通。

混沌之窍君之耳,松风触处天机融。

声之真者非固有,况复流归形似中。

潺潺㶁㶁盖其似,得真忘似君新功。

更收吾耳听以气,一扫从前真似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