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从南浦晚南塘,二老联翩返帝旁。
天上庆云谁属和,斗间紫气久无光。
已埋玉树难扶起,所宝银钩永袭藏。
老去悲欢排遣尽,犹于师友未能忘。
蚤从南浦晚南塘,二老联翩返帝旁。
天上庆云谁属和,斗间紫气久无光。
已埋玉树难扶起,所宝银钩永袭藏。
老去悲欢排遣尽,犹于师友未能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蚤从南浦晚南塘"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南浦、南塘都是宁静之地,诗人在这里漫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态度。"二老联翩返帝旁"则描绘出两位老者并行而走,仿佛回到高贵的帝王身边,这里有对往日荣华的一种怀念之情。
"天上庆云谁属和"中的"庆云"常象征着吉祥与喜悦,但诗人却问这庆云是属于何人,流露出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斗间紫气久无光"则是对过去荣耀的回忆,紫气往往象征着皇权或高贵,现在却失去了光芒,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时代的怀念。
"已埋玉树难扶起"中的"玉树"比喻美好而脆弱的事物,已经被时间掩埋,难以复苏。"所宝银钩永袭藏"则是说珍贵的记忆和情感就像不再使用的银钩一样,被永久地收藏起来,不再被世界所知。
最后两句"老去悲欢排遣尽,犹于师友未能忘"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去的喜悦与哀愁都已经历练过,但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情谊依然难以忘怀。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珍视,也体现出中华文化中重视师生、友情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
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
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
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
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
人生莫羡苦长命,命长感旧多悲辛。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