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何处写羁愁,望远登高此胜游。
春晚花香如有待,谷深莺语宛相求。
风光著脸红生晕,岁月欺人雪上头。
千古共推佳丽地,年年歌舞几时休。
闭门何处写羁愁,望远登高此胜游。
春晚花香如有待,谷深莺语宛相求。
风光著脸红生晕,岁月欺人雪上头。
千古共推佳丽地,年年歌舞几时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雨花台的所见所感,情感丰富,景致细腻。
首联“闭门何处写羁愁,望远登高此胜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闭门独处之时,内心充满了羁旅之愁。然而,当他登高望远,眼前景色豁然开朗,心中的愁绪似乎得到了暂时的释放和舒缓。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壮阔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颔联“春晚花香如有待,谷深莺语宛相求”,进一步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自然美景。晚春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山谷深处,黄莺的啼鸣婉转悠扬,似乎在向诗人发出邀请。这两句通过花香和莺语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风光著脸红生晕,岁月欺人雪上头”,则转向了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述。春风拂面,使得诗人的脸颊泛起了红晕,而岁月的流逝却如同雪上加霜,无情地剥夺着青春。这一联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尾联“千古共推佳丽地,年年歌舞几时休”,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对雨花台这座历史名胜的赞美。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人们推崇的美丽之地,每年都有无数的歌舞在这里上演。然而,诗人在此时却不禁思考,这样的欢歌何时才能真正停歇。这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深刻领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蓉溪锦溪相并清,益绵二美元齐名。
涪江东来始汇派,花月下映双溪明。
溪边合有幽人住,颍水箕山不同处。
大鹏飞歇寻上征,子凤文城会飞去。
平分书屋真卧庐,万卷亦有李峤书。
小坐芙蓉问秋水,花意人意溪与俱。
千树亭亭青玉立,殷红艳紫纷然集。
碧桃夭杏圣得知,就中别有阳和入。
君不见露下秋高金气严,零落相对还相妍。
万卉平林少颜色,皮剥叶老空自怜。
雪干霜柯仅谁识,大松岁久龙蛇迹。
小松直上不作难,咫强后手看亲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