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沿沟渠,中宵隐堂奥。
触处招燎烟,几人有良帱。
眶睫知若何,口觜有计暴。
白日沿沟渠,中宵隐堂奥。
触处招燎烟,几人有良帱。
眶睫知若何,口觜有计暴。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蚊虫的困扰。"白日沿沟渠"暗示蚊子白天活跃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到了"中宵隐堂奥"时分,它们悄然进入屋内。"触处招燎烟"形象地写出蚊子数量众多,四处飞舞,仿佛引发了一片烟雾。诗人感叹"几人有良帱",意思是人们很少能有安稳的睡眠,因为蚊帐难以抵挡这烦人的骚扰。
"眶睫知若何"描述人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眼睑疲劳;"口觜有计暴"则暗示蚊子叮咬带来的瘙痒和不适。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生动展现了夏日蚊虫之苦,以及人们对此的无奈与厌烦。蒲寿宬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富有生活气息。
风人咏芍药,而未逮牡丹。
甚盛始李唐,名噪河洛间。
拈毫品花者,着眼徒拘牵。
强与分君臣,耳食踵讹传。
其实本一种,亦无相后先。
试看四生类,皆自盘古权。
岂其于芍药,而乃特异焉。
其本殊草木,始盖受于天。
木者早发华,锦苞诚丽妍。
香气或稍逊,凋零迅可怜。
草者每后时,朵让鼠姑鲜。
艳香乃过之,荣常两月连。
丰此啬于彼,万物理固然。
格物有会心,因以成诗篇。
五台夙所企,结念礼文殊。
行将至香界,先此蹑云衢。
秋色驻枫岭,霜华霏椒途。
来来就日民,杂沓声欢呼。
峰矗村前髻,泉鸣涧底竽。
闾井西成佳,对此颇自娱。
抚众意弥钦,绳武念更纡。
十年纵小康,岂足言区区。
清凉信清凉,宜为佛所都。
天花上下雨,梵云朝暮图。
延禧祝慈宁,端资法润濡。
时巡藉讲武,皇祖有鸿模。
申命仆御臣,此行其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