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其三》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客谓老夫今老矣,胡为尚落空山里。

千艰百难万不平,上岭下岭不肯已。

此岭第三未为险,人面兽心险于此。

乾坤一纪战旗红,偶脱乱离身不死。

流可无行兮坎即止。

君不见羊化为石斗即休,两角蜗争何所求。

(0)
翻译
有人对我说我已老去,为何还留在这空寂山里。
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上山下坡都不停歇。
这座山并非最险峻,人心险恶胜过它。
整整一个时代战火纷飞,我偶尔逃脱乱世却依然活着。
顺流而下或止于坎坷,随遇而安。
你没看见羊化为石头就停止争斗,蜗牛角上争的是什么呢?
注释
客:他人。
谓:对……说。
老夫:我(指诗人)。
胡为:为何。
尚:仍然。
空山:空寂的山。
里:地方。
千艰:无数艰难。
百难:各种困苦。
万不平:无穷无尽。
此岭:这座山。
人面兽心:人心险恶。
险于此:比这更险恶。
乾坤:天地。
一纪:一个时代。
战旗红:战火纷飞。
偶脱:偶然逃脱。
乱离:乱世。
身不死:身体得以存活。
流可:顺流。
坎即:坎坷。
止:停止。
羊化为石:比喻争斗无意义。
斗即休:争斗结束。
两角蜗:蜗牛。
何所求:追求什么。
鉴赏

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开篇便自称“老夫今老矣”,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世事皆如浮云的情怀。接着,“胡为尚落空山里”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执着,尽管世间有千艰百难,但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肯就此止步。

“上岭下岭不肯已”中的“岭”字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峰,更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挑战。诗人的心志如同这连绵的山岭,坚不可摧。

紧接着,“此岭第三未为险,人面兽心险于此”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世态人心的深刻洞察。这里的“此岭”虽不及其他更为险峻,但所蕴含的人心险恶,却远超自然之险。这是诗人对人性的悲观看法,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古的现实。

“乾坤一纪战旗红,偶脱乱离身不死”中,“乾坤一纪”暗示了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而“战旗红”则是战争与血腥的象征。诗人以自己的经历证明,即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自己也能幸存下来,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坚韧不拔,也是对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无奈认同。

“流可无行兮坎即止”一句,似乎表达了一种放弃与顺应。诗人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选择了停下脚步,不再前行,这也许是对过往的一种总结,也是一种超脱。

最后两句“君不见羊化为石斗即休,两角蜗争何所求”则充满了象征意义。羊化为石,可以理解为世事变化莫测,而“斗即休”则是对这种无常的接受与放下。接下来的“两角蜗争何所求”,蜗者,小虫也,两角相争,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万物皆有欲求,然而诗人似乎在问,这种争斗又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

整首诗通过山岭的起伏、战旗的红色与人心的险恶,羊石的变化与蜗虫的争斗,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多变,以及他对于世事无常和生命真谛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蘋花

芦花洲外蓼花西,秋水空香日影低。

好似天风吹玉女,霓裳一曲下青溪。

(0)

落山石

一径斜通石洞幽,危梁曲磴是仙游。

禅关云拥千年树,野艇星浮数点鸥。

莫道迷津能进棹,须知大壑可藏舟。

海阳处处皆蓬岛,何必昆崙十二楼。

(0)

十字港

守望肃有备,备寇如备夷。

群奸方扰东,村落自完西。

积囤为瞭台,飘飘青竹旗。

垒石塞汊门,担畚运黄泥。

千户联一心,同困资同依。

既免官役艰,外事谢闻知。

邻村恶少年,敛迹未敢窥。

夕泊当其壖,高枕梦无疑。

乍有巡柝声,灯火穿芦漪。

天阔木叶彫,水云静霏霏。

谁谅游子劳,近无家可归。

眷属在荒山,如鸟借枝栖。

遥知盼行客,时梦孤鸿飞。

(0)

题马文壁画二首·其一

龙江今喜对,雁荡昔曾闻。

树黑深藏雨,山青半出云。

行人知虎迹,仙客问羊群。

老我来何日,林泉定许分。

(0)

句·其十一

风流要是贤公子,白晰仍为美少年。

(0)

衣铭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