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菊花差晚开,把酒前兰复后梅。
天公何尝负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江南菊花差晚开,把酒前兰复后梅。
天公何尝负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其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时世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江南菊花差晚开”,这里的“晚”字蕴含了时间的推移,也隐喻着某种期待或希望的延迟实现。这句点出了主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把酒前兰复后梅”,此处用“把酒”一词,既可理解为举杯饮酒,也可解作借酒浇愁。这里的“前兰后梅”则是指兰花和梅花开放的先后顺序,但在文学上常被用来比喻出身世族或品德高尚之人。诗人通过这种安排,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人才出现顺序的不满,或对当时社会人才辈出的不认同。
“天公何尝负此老”,这里的“天公”指的是自然规律或上天,“负此老”则是说自然规律是否曾经亏欠了诗人这个年纪的人。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自信和对自己才华的肯定。
最后一句“天下腐儒臣方回”,这里的“腐儒”指的是那些守旧、缺乏新意或道德败坏的士大夫。诗人通过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自己虽然是士大夫之中的一员,但与那些腐化的士大夫有着明显的区别。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品德的自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出现顺序的不认同,以及对腐败士大夫的批判态度。
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
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
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
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
我登君子堂,主人盛文物。
中筵列彝鼎,四壁罗书帙。
置酒高宴会,众宾时促膝。
高谈三百篇,下笔无壅窒。
陶写性情馀,深入义理窟。
空山风雨鸣,落叶秋瑟瑟。
主醉客亦醉,卧予芝兰室。
明日拂衣去,长歌返蓬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