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无嗜好,有地种花看。
万玉梅成列,千金菊作团。
秋宜鸿后冷,春惜燕前寒。
更喜薰风好,青青笋上竿。
平生无嗜好,有地种花看。
万玉梅成列,千金菊作团。
秋宜鸿后冷,春惜燕前寒。
更喜薰风好,青青笋上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中的“平生无嗜好,有地种花看”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对于普通生活乐趣的珍视。而“万玉梅成列,千金菊作团”则是对园中花卉繁盛景象的描绘,以“玉”和“金”的比喻,增添了一份高雅与奢华之感。
诗人接着写道:“秋宜鸿后冷,春惜燕前寒”,表达了对于四季更替中细微变化的感受。这里的“鸿”指的是大雁,即大雁南飞的时节,而“燕”则是指燕子,也就是家燕的迁徙。这两句诗捕捉到了秋天的凉意和春天的清寒,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最后,“更喜薰风好,青青笋上竿”则描写了一幅春日农忙图景。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温暖的和风,而“青青笋上竿”则是竹笋初生的样子,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情境有着特别的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寄托与宁静生活的诗意境界。
东风款款夜窗推,高枕青山入梦来。
不似希夷忘岁月,亦非刘阮入天台。
高山景仰兴徘徊,洞口红桃笑我来。
借问此中谁是主,閒云自在徬花隈。
苔径弯环绝点埃,峰峦如画锦屏开。
一行绿字深深见,点画分明近体裁。
何缘有梦作良媒,适见山书实快哉。
说与儿童浑不解,晓窗磨墨把诗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