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浪惊涛势拍天,客舟都为利名牵。
英雄千古归淘汰,高蹈应推鲁仲连。
骇浪惊涛势拍天,客舟都为利名牵。
英雄千古归淘汰,高蹈应推鲁仲连。
此诗《望海有感二首(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毓瑞所作,通过描绘海浪与客舟的形象,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感慨。
首句“骇浪惊涛势拍天”,以壮阔的海景开篇,骇浪与惊涛拍打着天空,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不可抗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喻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
次句“客舟都为利名牵”,将目光转向人类社会,指出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往往迷失自我,被世俗的欲望所束缚,如同被绳索牵引的客舟,无法自由航行。这里流露出对人性中贪婪与浮躁的批判,以及对纯粹追求精神价值的呼唤。
后两句“英雄千古归淘汰,高蹈应推鲁仲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英雄千古归淘汰”是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命运的反思,指出即便是曾经辉煌的英雄人物,最终也会被时间的洪流淘汰,他们的事迹或许会被遗忘。这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后一句“高蹈应推鲁仲连”则是对理想人格的推崇。鲁仲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他不慕名利,崇尚自由,行事磊落,被视为理想人格的典范。诗人在此处推崇鲁仲连,意在表达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高尚情操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海浪、客舟、英雄与鲁仲连的描绘与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高尚与永恒价值的追求。
惨惨堂前紫荆,飞飞原上脊令。
桓山之鸟,欲去而哀鸣。
苦哉远征人,陟山望亲还望兄,嗟嗟行役万古情。
彼少年者,色何黯然。
娶妇未三月,昨来黄纸到官,行将出戍南滇。
归告阿母,阿母叫天。新妇口噤目眵,伥伥不能前。
小弟前致辞,母兄且勿悲。
阿母生我二人,兄今有嫂未有儿。
何得远去,存没未可知。
弟当代兄役,门户兄自主之。
阿母兄嫂,闻言泪下如绠縻。
大兄前致谢,此事甚非宜。
感君区区怀,我心已再思。
熟知此别异苦乐,何乃反累吾弟为?
切切相劝止,但言兄嫂勿复疑。
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
别我先人墓,办我行子装。
佩刀三尺馀,挽弓三石强。
弓刀及戎服,罗列东西厢。
亲戚走相送,酌酒歌同裳。
晨兴拜堂上,骨从相悲切。
临行嘱兄嫂,欲语复呜咽。
但得兄嫂一心善事阿母常喜悦,万里羁人慰愁绝。
收泪就长道,关山别思重。
白日结愁云,至情感苍穹。
之子识大义,行当早立功。
归报皇帝陛下,无烦远顾蛮中,扬名史册垂无穷。
《义卒行》【清·周永铨】惨惨堂前紫荆,飞飞原上脊令。桓山之鸟,欲去而哀鸣。苦哉远征人,陟山望亲还望兄,嗟嗟行役万古情。彼少年者,色何黯然。娶妇未三月,昨来黄纸到官,行将出戍南滇。归告阿母,阿母叫天。新妇口噤目眵,伥伥不能前。小弟前致辞,母兄且勿悲。阿母生我二人,兄今有嫂未有儿。何得远去,存没未可知。弟当代兄役,门户兄自主之。阿母兄嫂,闻言泪下如绠縻。大兄前致谢,此事甚非宜。感君区区怀,我心已再思。熟知此别异苦乐,何乃反累吾弟为?切切相劝止,但言兄嫂勿复疑。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别我先人墓,办我行子装。佩刀三尺馀,挽弓三石强。弓刀及戎服,罗列东西厢。亲戚走相送,酌酒歌同裳。晨兴拜堂上,骨从相悲切。临行嘱兄嫂,欲语复呜咽。但得兄嫂一心善事阿母常喜悦,万里羁人慰愁绝。收泪就长道,关山别思重。白日结愁云,至情感苍穹。之子识大义,行当早立功。归报皇帝陛下,无烦远顾蛮中,扬名史册垂无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zY35Tm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