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称原泉,盈科喻进脩。
昌黎论为文,水大物毕浮。
左右逢其源,自得非外求。
蓄极乃沛然,放海谁能留。
诗思夫如何,将毋同此不。
李杜光万文,缘自性中流。
孟子称原泉,盈科喻进脩。
昌黎论为文,水大物毕浮。
左右逢其源,自得非外求。
蓄极乃沛然,放海谁能留。
诗思夫如何,将毋同此不。
李杜光万文,缘自性中流。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诗思》。诗中运用了孟子和韩愈的典故,探讨了诗思与个人修为的关系。开篇“孟子称原泉,盈科喻进脩”,引用孟子关于源泉的比喻,强调了不断积累和深入学习的重要性。接着“昌黎论为文,水大物毕浮”,借用韩愈的观点,说明了在深厚学识基础上创作文章,如同水深则万物皆能浮起,强调了知识与才华之间的关系。
“左右逢其源,自得非外求”表达了诗人在内心深处寻找灵感,无需外界强求的道理。而“蓄极乃沛然,放海谁能留”则进一步阐述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涌现丰富创意,如同江河入海,难以阻挡。最后,“诗思夫如何,将毋同此不”提出了对诗思本质的思考,是否与上述道理相通。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水流为喻,形象地阐述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内心的积累与修养,强调了内在修为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离家向京国,客思独从容。
有句诗人读,无书馆吏供。
蛰雷先一月,晴岭沓千峰。
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
老病懒作书,行藏诗上见。
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对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宁久绊。
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辩。
随才供任使,小大皆众选。
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变。
与之致太平,朝廷还旧观。
老夫眼尚明,细把诸君看。
试将草草书,用写区区愿。
一愿善调燮,二愿强加饭。
三愿保太平,官职日九转。
楼名白雪因词胜,千古江山春雨馀。
宋玉遗踪两苍石,莫愁居处一荒墟。
风横烟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网鱼。
借问风流贤太守,孟亭添得野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