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镜精舍》
《石镜精舍》全文
元 / 卢挚   形式: 古风

时暇陟林阜,聊访尘外迹。

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

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

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挚在元代的一次登山访古之旅。他选择在闲暇之时攀登山林,探访远离尘嚣的遗迹。诗中提到的“石镜精舍”可能是一座隐匿于山林中的寺庙或修行之所,其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静谧的气息。

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登高望远的场景,“时暇陟林阜”,表达了在适当的时候,他选择了攀登山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聊访尘外迹”,则表明这次旅行是为了逃离世俗的纷扰,寻找心灵的归宿。

接着,诗人对石镜精舍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禅岩莹灵辉,于兹鉴空寂。”这里的“禅岩”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岩石,它被赋予了灵性的光辉,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诗人在这里“鉴空寂”,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寂静,反思内心世界的空灵与宁静。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看笋出深樾,听泉憩危石”这两句,展现了他在旅途中所见所闻的自然景象。竹笋破土而出,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新生;泉水潺潺流淌,代表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而“憩危石”则可能是诗人暂时停下脚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胜践已云屡,谁能惮行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悟。尽管经历了多次的登山探险,但这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身体上的劳顿,对于他来说,都是值得的。他强调了即使面对旅途的艰辛,也愿意为了心灵的满足而付出努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他对内心世界探索与净化的渴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宁静,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卢挚

卢挚
朝代:元   字:处道   籍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生辰:1242-1314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猜你喜欢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其五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0)

好事近·其四

阀阅盛中州,冠冕共推华族。

耐久松筠交契,更襟怀金玉。

诸儒皆自愧卢前,小试暂符竹。

行看世官入践,继西枢前躅。

(0)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四

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

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0)

用汪彦章内翰诸公韵二首呈信安·其一

勋业皋夔前后身,门从罗雀厌蹄轮。

旌麾亟解江城守,丘壑苦留廊庙人。

禅观起侵千嶂晓,篇章分与万家春。

要将姓字誇今古,史笔何人似获麟。

(0)

题章伯深臞怪图·其二

杖策山隈亦水滨,閒中未害饱经纶。

何曾寂寞嵌岩里,惯著风流廊庙人。

(0)

夜抵德清县偶题

溪山夺目壮哉县,风露侵肌老矣身。

断岸横舟偏得月,小桥曳杖不逢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