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其五》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其五》全文
宋 / 任希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0)
翻译
浙江的天阙之下,汹涌的波涛中隐藏着龙的凶猛气息。
在汉代它如同西方的渭水,到了周朝则比作右边的伊水。
注释
浙江:古代中国的一个省份,这里指钱塘江。
天阙:古代宫殿的南门,象征帝王之居。
波恶:形容波涛汹涌。
祖龙:古代对龙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暗指帝王。
如:如同。
西渭:指陕西境内的渭河。
于周:在周朝。
比:相比。
右伊:古代以东为左,西为右,伊水是黄河支流。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任希夷的《宴玉津园江楼七首·其五》,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这里的“浙江天阙”指的是浙江上承天际的雄伟景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川地貌或是诗人心中的意境。“波恶”则描绘了江水在此处翻腾湍急的情状,而“祖龙知”则是在表达这江水的汹涌之力,只有最古老的龙才能理解其深不可测的秘密。这里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神秘感。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在汉如西渭”中的“西渭”,历史上是指一条河流,这里借用古事,将当前之地的江水与历史上的西渭相比较,表明这江水的宏大与古代相媲美。“于周比右伊”则是在将这江水与古周时期的右伊(一说为山名,一说为河名)相提并论。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景观,以此凸显当前所见之地的壮丽和非凡。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回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任希夷
朝代:宋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猜你喜欢

渔浦春潮

江涨夜来高几寻,轻涛拍岸失蹄涔。

迟明帆发星滩远,尽日舟横雨渡深。

杜若风回赪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沈。

越人艇子来何处,欸乃时闻空外音。

(0)

孝思堂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0)

满江红三首·其二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

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

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

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

(0)

临江楼

亦知非故土,扶杖且登楼。

落日万古色,长江千里秋。

浮云蔽楚望,朔气老边州。

无限关心事,凭栏起暮愁。

(0)

柳枝词

一种风流得自持,水村天与好腰支。

月残风晓无穷意,说与桃花总不知。

(0)

登黄鹤楼

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

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

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

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

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

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

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

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