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任希夷的《宴玉津园江楼七首·其五》,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
这里的“浙江天阙”指的是浙江上承天际的雄伟景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川地貌或是诗人心中的意境。“波恶”则描绘了江水在此处翻腾湍急的情状,而“祖龙知”则是在表达这江水的汹涌之力,只有最古老的龙才能理解其深不可测的秘密。这里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神秘感。
"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在汉如西渭”中的“西渭”,历史上是指一条河流,这里借用古事,将当前之地的江水与历史上的西渭相比较,表明这江水的宏大与古代相媲美。“于周比右伊”则是在将这江水与古周时期的右伊(一说为山名,一说为河名)相提并论。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景观,以此凸显当前所见之地的壮丽和非凡。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回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情感表达能力。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
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
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
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
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
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
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
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
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
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
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
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