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
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
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
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
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
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
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
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
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
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
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
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
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
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
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
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
这首《登黄鹤楼》由清代诗人许虬所作,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联“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以仙人不驻足、鹦鹉洲之名引出对黄鹤楼的哀愁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两句,将诗人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黄鹤楼作为千古名楼的独特地位的赞叹。
颔联“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描绘了黄鹤楼下江水与山峦的壮丽景象,夕阳与远山交相辉映,春水环绕着武昌城,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颈联“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则通过满地的烧痕和回忆中的烽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战争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酒抒怀,怀念古代的英雄豪杰,同时也对历史遗迹的荒废表示惋惜。最后,“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以芳洲春草的生机勃勃,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的循环,与前文的历史沧桑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黄鹤楼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