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蓬落镜已皤然,坐览陈编阅岁年。
五斗折腰陶靖节,一经教子汉韦贤。
荷锄不识黄金贵,睨柱能归白璧全。
慨想前脩有如此,我生堪愧复堪怜。
飞蓬落镜已皤然,坐览陈编阅岁年。
五斗折腰陶靖节,一经教子汉韦贤。
荷锄不识黄金贵,睨柱能归白璧全。
慨想前脩有如此,我生堪愧复堪怜。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景奎的《再和(其四)》,通过对飞蓬的形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首句“飞蓬落镜已皤然”以飞蓬比喻岁月流逝,诗人已年老;“坐览陈编阅岁年”则写诗人静坐读书,时光荏苒。接下来通过“五斗折腰陶靖节”赞扬陶渊明的清高品格,以及“一经教子汉韦贤”引用韦贤以儒家经典教育后代的故事,表达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荷锄不识黄金贵”暗指田园生活与世俗名利的对比,诗人推崇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的态度;“睨柱能归白璧全”则借典故表达坚守正义,宁死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慨想前修有如此,我生堪愧复堪怜”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前人的高尚行为,自感羞愧又心生怜悯,流露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谦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道德的崇尚和自我反省的特色。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南国家家漾彩?
灵,芙蕖远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奈着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従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