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诗吟十首·其七》
《学诗吟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

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

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

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

真言写实事,组刻全屏除。

黄陈吟格高,此事分两途。

(0)
翻译
谁的宋诗堪称第一?我推崇梅尧臣的诗作。
他的风格豪放,如同盛唐,晚唐的作品相比之下略显逊色。
牛尾狸无人能敌,马蹄鳖也相随相伴。
他在龙溪创作,致敬先皇陵寝,这些都是我故乡的骄傲。
他在宣城写下二十首诗篇,歙浦的风俗也是如此。
春天江洲长出荻芽,借此寄托对河豚鱼的向往。
他直言不讳地描绘现实,作品细致入微,无一遗漏。
黄庭坚和陈师道的诗歌格调高雅,但梅尧臣的风格又有所不同。
注释
孰:谁。
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绰:绰绰有余,形容风格丰富。
劣:较差。
牛尾狸:比喻梅尧臣的诗才出众。
俱:一起,相伴。
奏:歌颂,致敬。
乡闾:家乡。
宣城: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歙浦:地名,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寄兴:寄托情感。
河豚鱼:一种江鲜,春季肥美。
真言:真实的话语。
组刻:细致刻画。
黄陈:黄庭坚和陈师道。
格高:格调高雅。
两途:两种不同的风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学诗吟十首(其七)》。诗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才华和对唐诗风格的崇尚。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这里诗人自比于唐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即梅陇),赞美其诗歌艺术达到顶峰。"孰"字在古文中有何等之意,表明诗人的自信和对前人风格的尊崇。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诗人指出宋代的诗歌虽然继承了唐代的宏伟气势,但与盛唐时期相比,仍略显逊色。这里体现了对唐诗高标准的评价和自我位置的明确。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这两句借用动物形象,强调了诗歌在技巧上的精湛和独步天下的艺术地位。"牛尾狸"和"马蹄鳖"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象征着难以匹敌的才能。

“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诗人提到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对故土的情感。这里的"龙溪"和"思陵"可能是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地方情怀。

“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诗中提及宣城与歙浦,这些都是地名,通过对这些地方风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和生活体验。

“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这两句诗继续描述自然景象,"春洲"、"荻芽"、"河豚鱼"都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

“真言写实事,组刻全屏除。”这两句强调了诗歌创作上的真诚和直接,以及对诗歌整体结构的精心构思。"真言"指的是诗中的真实情感表达,而"组刻全屏除"则是说诗人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完美无瑕。

“黄陈吟格高,此事分两途。”最后,诗人提到“黄陈”,可能指代不同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如黄庭坚、陈师道等。"此事分两途"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艺术风格和道路的认识与尊重。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更反映出当时文学界对唐诗艺术的回顾与继承,以及个性化艺术表现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赐云南巡抚刘藻之任

山左诸生推学业,滇南六诏寄提封。

才华淘洗归真实,官吏甄稽福士农。

水旱无逢歌乐土,诗书有教振西廱。

谩言万里君门远,不隔心常达九重。

(0)

万树园赐宴即席得句

丛樾中间甫野长,清秋嘉宴拂庐张。

北宛西海胥来贺,祖德宗功正未央。

讵曰销兵应凯乐,益钦守器慎几康。

训恭俭亦示慈惠,币帛均颁实篚箱。

(0)

雨泛·其一

麦收将届黍田滋,此际晴宜雨亦宜。

密织棼丝徐荡桨,恰如烟泛圣湖时。

(0)

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

五岳之中宗首出,谁能昆脚与皆头。

神传杜句真称独,象拟韩文信不浮。

结揽圣情昭泰麓,照临民隐遍方州。

继绳今日伊余责,敢不聪听一意留。

(0)

句容道中·其二

迤南峻岭北长江,天堑真称险莫双。

底事古来恃险者,竖幡频见出城降。

(0)

水乐洞口号

何声不中宫商,相遭泉石其常。

宇内似此多矣,重儓奚独东阳。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