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堂清占景无哗,不向阶前种俗花。
过雨家茶脱黄玉,近霜天竹缀丹沙。
静眠宁羡蚁来梦,孤坐屡谙蜂报衙。
万事一身安分定,关河休用发长嗟。
小堂清占景无哗,不向阶前种俗花。
过雨家茶脱黄玉,近霜天竹缀丹沙。
静眠宁羡蚁来梦,孤坐屡谙蜂报衙。
万事一身安分定,关河休用发长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小堂清占景无哗,不向阶前种俗花”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安静的小堂里,周围是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景观,没有种植那些常见于世间的花卉。这里所谓“俗花”,可能指代那些人们为了赏心悦目的常见之物,与诗人的高洁品味形成对比。
接着“过雨家茶脱黄玉,近霜天竹缀丹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这里的“家茶”指的是自家制成的茶叶,而非市面上那些经过精细加工的产品;“脱黄玉”形容茶叶的色泽,既表明其纯净无杂质,也象征着诗人的心灵清澈。而“近霜天竹缀丹沙”则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竹子上覆盖着薄霜,像极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
接下来的“静眠宁羡蚁来梦,孤坐屡谙蜂报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在安静的睡眠中,甚至希望能够像小蚁一样无忧无虑;而“孤坐屡谙蜂报衙”,则显示出诗人独处时对周遭事物的关注和理解,他如同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注意到即使是小小的蜜蜂,也能感受到外界的变化。
最后,“万事一身安分定,关河休用发长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间纷扰时的心境。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事情,诗人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左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理想状态。
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
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
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杖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唐·张九龄】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所杖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xZIf.html
绛侯成大绩,赏厚位仍尊。
一朝对狱吏,荣辱安可论。
苏生佩六印,奕奕为殃源。
主父食五鼎,昭昭成祸根。
李斯佐二辟,巨衅钟其门。
霍孟翼三后,伊戚及后昆。
天人忌盈满,兹理固永存。
方知得意者,何必乘朱轮。
灭景栖远壑,弦歌对清樽。
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
萧洒去物累,此谋诚足敦。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
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
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
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
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
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荅,微摇似欲行。
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
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
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
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
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