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其一》
《感怀·其一》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桂薪玉米转煎熬,口体区区不胜劳。

今日难谋明日计,老年徒羡少年豪。

皮肤剥落诗方熟,鬓发沧浪画愈高。

自顾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

(0)
注释
桂薪:用桂木作为燃料。
玉米:一种谷物。
区区:微小,形容辛苦。
劳:劳累。
明日计:未来的打算。
老年:指诗人自己的年龄。
少年豪: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皮肤剥落:比喻岁月使皮肤衰老。
诗方熟:诗歌技艺逐渐熟练。
鬓发沧浪:形容头发斑白如沧海。
画愈高:绘画技艺更上一层楼。
一寒:困苦贫穷。
感慨:深感感触。
绨袍:古时贵人赠给贫者的大衣,象征帮助。
翻译
用桂木和玉米烹煮的食物艰难地熬煮着,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极大的疲惫。
今天难以计划明天的事,老年的我只能羡慕年轻人的活力。
随着岁月流逝,我的皮肤衰老,诗才却更加成熟;白发如沧海,艺术造诣更高。
看着自己身处困境,不禁感慨万分,又有谁会像当年解衣赠人的古人一样伸出援手呢?
鉴赏

诗人以桂薪熬玉米,表达了岁月蹉跎、时光易逝的感慨。"口体区区不胜劳"一句,则透露出辛勤劳作后的疲惫与无奈。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不安。

"今日难谋明日计,老年徒羡少年豪"这两句,诗人表达了面对未来的无助和对青春时期豪情壮志的怀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过去的美好记忆愈发珍视,而现实中却只能感叹时光易逝。

"皮肤剥落诗方熟,鬓发沧浪画愈高"这两句,通过对身体变化的描写,强化了时间流逝和衰老的主题。诗人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喻为诗作,如同皮肤剥落、头发变白一样,表明即使到了生命晚年,也仍在不断地追求着文学创作的完美。

"自顾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孤独无助状态的抒情。"一寒"意味着深秋或冬天的寒冷,也象征着内心的凉薄与孤寂。诗人在这里自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处境,解开他内心的冰霜。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示了一位老年诗人面对衰老与孤独时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秋花十咏·其四蓼花

似是根株食辣虫,知君苦梗老霜风。

功名莫道全无意,火气腾腾浮面红。

(0)

今岁吾乡颇稔而收成值雨夜坐有怀二首·其一

千步平场筑杵齐,西风墟落转凄迷。

要教岁计收霜稻,不分时长弄雨粞。

曩祝污邪酬愿望,近居畏垒费推挤。

先生莫恋无钱饭,定把长镵理旧畦。

(0)

春晚即事二首·其二

匆匆尘里换时光,春去夤缘底事忙。

鸠已居巢晴逐妇,蜂方出穴暖分王。

唱耕农起催秧绿,打供僧来趁麦黄。

今岁先生贫到骨,时时为米籴官仓。

(0)

别弟

欲去相看手重携,寒波芳草助凄迷。

无人传业空多子,有弟持家老得妻。

风雨灯前频入梦,诗文酒后共分题。

孤飞不羡冥鸿举,只羡南归羽翼低。

(0)

静乐先生祠堂

五季横流欲障天,先生雅志寄林泉。

啸吟独抱济时略,高尚甘为遁世贤。

奕叶簪缨他有耀,微时耒耜我相传。

何年得见归来鹤,暂假风翰逐老仙。

(0)

宋震翁以诗见推次韵为谢

脩竹猗猗月半间,此生赢得占清閒。

磨铅勘易未三绝,吐火烧丹欲九还。

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

秋来閒把诗消遣,敢向骚坛占绝班。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