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游客意,欲与月明期。
碧海深何许,清光望转迟。
草香闻露坠,林暗见星垂。
幸对尊中酒,殷勤坐不辞。
本来游客意,欲与月明期。
碧海深何许,清光望转迟。
草香闻露坠,林暗见星垂。
幸对尊中酒,殷勤坐不辞。
这首明代诗人顾甗的《游西山宿广智寺待月》描绘了作者在西山游历,夜晚宿于广智寺,期待与明月相会的情景。首句“本来游客意”,表达了诗人以旅人的心态欣赏自然景色,而次句“欲与月明期”则流露出对皎洁月色的向往和期待。
“碧海深何许”运用比喻,暗示月光如海,深不可测,诗人遥望却感到月光的遥远和神秘。接着,“清光望转迟”描绘出诗人等待月出时的耐心与期待,以及时间流逝的感觉。
“草香闻露坠,林暗见星垂”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夜晚的静谧和清新,露珠滴落的声音和星光低垂的景象,都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幸对尊中酒,殷勤坐不辞”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满足,即使独自饮酒,也愿意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不愿离去。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享受。
红云岛上茶,一叶开枪旗。
到今清梦飞,正焙水芽时。
世无桑苧翁,泉井空日滋。
当年游其间,停鞭尝午炊。
想像修贡珍,清风可忘饥。
故人持英荡,岂不一赋之。
应笑拾涧薪,白石煮作糜。
台高有揖客,更和别驾诗。
用物多则强,境熟气易定。
壮胆骋寡见,迷情忽群听。
茫茫可与否,沓沓贤且佞。
名利缠古今,孰不堕此径。
驱驰每冲晓,展转直至暝。
固肥尔室家,端系我朝廷。
身无百岁长,事有一日罄。
留侯李邺侯,大似醉者醒。
历久只两人,吾常喜深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