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多乏交游,生晚欠知友。
栖迟强逢迎,汩没惮趋走。
几年荒野外,已觉安井臼。
一旦朝市间,时亦泥杯酒。
纷纷夸毗儿,落落穷独叟。
由来事箪瓢,岂是厌升斗。
湖波风泛莲,野岸日移柳。
为问吴山头,何如楚溪口。
闲多乏交游,生晚欠知友。
栖迟强逢迎,汩没惮趋走。
几年荒野外,已觉安井臼。
一旦朝市间,时亦泥杯酒。
纷纷夸毗儿,落落穷独叟。
由来事箪瓢,岂是厌升斗。
湖波风泛莲,野岸日移柳。
为问吴山头,何如楚溪口。
这首诗《偶成》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闲多乏交游,生晚欠知友”表达了诗人因生活清闲而缺乏交往,以及在年岁渐长后未能结识志同道合之友的感慨。接着,“栖迟强逢迎,汩没惮趋走”则描述了诗人虽勉强应酬,但内心却畏惧于世俗的奔忙与追逐。接下来的“几年荒野外,已觉安井臼”表明诗人曾长期生活在偏远之地,但已习惯并适应了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而“一旦朝市间,时亦泥杯酒”则反映了诗人偶尔也会涉足繁华都市,参与社交活动,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纷纷夸毗儿,落落穷独叟”对比了社会上那些追求虚名浮利的年轻人与孤独的老者,暗示了诗人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反思。最后,“由来事箪瓢,岂是厌升斗”表达了诗人认为满足于简陋生活并非是对物质的厌弃,而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湖波风泛莲,野岸日移柳”描绘了自然美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为问吴山头,何如楚溪口”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场景的比较与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人际关系及自然美的独特见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飘零秦地无归客,走马看花红一色。
十里锦霞烧碧天,如迎如却似飞仙。
近看不及远看好,开满不及开半巧。
凡花大抵尽当然,而杏尤宜如是观。
樱桃正绽香盈蒂,欲开不开见花态。
春风得意正佳时,迟来五日看残枝。
下马独吟真解语,茗赏酒赏总无取。
我闻今日曲江边,一枝不见惟寒烟。
繁华一旦生荆棘,即如才士遭沦没。
可怜如许杏花林,不照簪裾照野人。
安知我在盛唐日,綵笔不占杏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