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白错绿茫茫,舟拂芙蕖一径香。
暮霭撄城萧寺暗,夕阳渡水蒋山黄。
当年法驾花频迓,此日隍池柳亦荒。
江上自来还自去,野鸥曾不与兴亡。
红参白错绿茫茫,舟拂芙蕖一径香。
暮霭撄城萧寺暗,夕阳渡水蒋山黄。
当年法驾花频迓,此日隍池柳亦荒。
江上自来还自去,野鸥曾不与兴亡。
这首诗描绘了玄武湖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感。首句“红参白错绿茫茫”,以色彩对比渲染出湖面的广阔与生机,红白绿三色交织,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舟拂芙蕖一径香”一句,通过小舟轻拂过荷花,带起阵阵清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暮霭撄城萧寺暗,夕阳渡水蒋山黄”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暮色笼罩着城市和寺庙,显得格外寂静。夕阳映照在水中,远处的蒋山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彩斑斓,富有层次感。
“当年法驾花频迓,此日隍池柳亦荒”两句,将视线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慨。昔日皇帝驾临,鲜花频迎,如今却只见隍池边的柳树荒凉,物是人非,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寂与变迁。
最后,“江上自来还自去,野鸥曾不与兴亡”以江上的野鸥自由自在地来去,不关心人间的兴衰更替,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整首诗通过对玄武湖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