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人尚絅恶辉光,善现由来贵善藏。
石洞空空了此义,心灯朗照正中央。
风人尚絅恶辉光,善现由来贵善藏。
石洞空空了此义,心灯朗照正中央。
这首诗以“题惠山园八景叠旧作韵(其八)涵光洞”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风人尚絅恶辉光”,以“风人”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光明与黑暗的辩证看法,暗示了在追求真理与美好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挑战。这里的“絅”字,可能是指去除、摒弃之意,强调了诗人对于负面事物的排斥态度。
次句“善现由来贵善藏”,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善良与智慧的珍视。这里的“善现”可能指现实中的善行或善念,“善藏”则意味着将这些美好的品质深藏于心,不轻易示人,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后两句“石洞空空了此义,心灯朗照正中央”,通过描绘一个空洞的石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灵与澄明。而“心灯”则是诗人用来比喻内心的智慧之光,它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指引着他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执着与对智慧光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于内心世界净化与智慧觉醒的渴望,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内心纯净与坚定的决心。
具区吴松同一水,季鹰英灵呼不起。
波平风静落日明,一碧青铜三万里。
幻成水墨思范宽,点缀卧虹排雕栏。
曜晻枫林带烟雨,白鹤飞去何时还。
老子登临屡春晚,胸吞云梦极荒远。
鞭笞鸾凤恣遨游,几日蓬莱又清浅。
何时脍鲈平波秋,湘娥鼓瑟纤指柔。
却跨玉虹朝汗漫,谁能直钓无垂钩。
散乱明玑溅竹窗,不闻檐霤响铮摐。
剪成阆苑瑶英六,绝胜连城白璧双。
独觉璎鬘弥宝所,岂无蓑笠钓寒江。
饥肠雷吼呵吟笔,睥睨诗坛未坚降。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