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老树半荒凉,篱下黄花晚独香。
一自渊明归去后,几回对酒忆柴桑。
秋高老树半荒凉,篱下黄花晚独香。
一自渊明归去后,几回对酒忆柴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与深沉意境。首句“秋高老树半荒凉”以“秋高”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老树半荒凉”则通过树木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寂寥与沧桑感。次句“篱下黄花晚独香”,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意外地发现了“黄花晚独香”的景象,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暗示着生命在逆境中依然能绽放出独特的美丽。
接着,“一自渊明归去后”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归隐生活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而“几回对酒忆柴桑”则将这种情感深化,每当饮酒之时,诗人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的故乡柴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怀念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对陶渊明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美学氛围。
晴暖不妨临石濑,清寒多是傍柴关。
香须蜂咬应知苦,斜影僧眠得占闲。
数点稀星枝上下,一痕残雪树中间。
入冬冷落愁眉结,见尔鲜明故展颜。
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
正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
星昴庭萧,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记始生。
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龚黄政事勋名。
镜里文书吏胆惊。
况百年经界,于今修复,四贤道学,至此彰明。
月对艳阳,日逢初度,紫诏行催觐玉京。
黄堂上、寿觞称处,介福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