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0)
注释
石龙:比喻不稳定的源泉。
口:象征水源。
无根:没有固定的源头。
自在:自由流淌。
流泉:流动的泉水。
谁吐吞:不知何方力量在驱动。
众生:所有生物。
本无垢:天生纯洁无暇。
寒温:指调节温度。
翻译
石龙虽有口却没有根基,自由流动的泉水是谁吞吐的呢。
如果相信所有生灵本质上没有污垢,那么在哪里能找到这样能调节冷暖的泉水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流露出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哲理。诗中的“石龙有口口无根”形象鲜明,通过对比指出自然之水不需依附于物,而自在地流淌。这一意象暗含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即人们本无污垢,只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世俗的束缚中逐渐蒙上尘埃。

“若信众生本无垢, 此泉何处觅寒温”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心本净,无需外求,只是环境和心态的变化使得人们感受到冷暖不一。这里的“觅”字用得十分到位,既有寻找之意,又含有探究之义,显示出诗人深刻的内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联想,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待名利世故态度的超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好事近.书蕙清扇

蝉鬓略簪花,茜袖略粘花唾。

除恰梅花清雅,算梨花娇懦。

称长身子燕同轻,扶著栏杆坐。

相见似曾相识,道当时来过。

(0)

鼓笛慢

六萌车子停斜照,南巷曲、枇杷下。

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

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

夜半银鞯驮醉,记昔时、画堤归马。

剩将别后,珠啼玉怨,与东流淘写。

酒醒金钿尽,高楼外、碧云低也。

便相思未了,重寻梦尾,只零纨断麝。

(0)

蝶恋花.画船听雨图,用次柳自题韵

水自奔流云自去。雨自和风,船自风中住。

听到此心无著处,著来浑似沾泥絮。

杨柳摇摇千万缕。旧日红楼,一样灯边雨。

一样潇潇江水暮。鸥飘燕泊无人主。

(0)

钓船笛

几日不登楼,未识春光多少。

才到春风一夜,见满城芳草。

楼头日日锁春阴,楼外春声悄。

才放春晴一面,听满山啼鸟。

(0)

摸鱼子.浮碧山楼春暮客感寄上湖雪莲社诸子

卷湘帏、抛书岑坐,闲飔偏惹吟袖。

青山纵说双湖好,不似江城深秀。凝思久。

但燕子杨花,消息天涯漏。伤心依旧。

等盼盼楼居,朝帘暮榻,风雨伴僝僽。

空相忆,风味冰鲥露韭。良朋元白欧柳。

绵绵远道知何惯,俊物新题都负。诗定就。

问花底垆边,念个狂奴否。约归春后。

恐茭渚烟凫,荻阑水鸭,梦比去时瘦。

(0)

桃叶令.改七香桃花人面图

天百五、人三五。娟娟。花影腻双鬟,眇凝思何许。

隔烟村。露春痕。怕黄昏。锁春魂。

一丝风,一剪月,一重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