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萌车子停斜照,南巷曲、枇杷下。
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
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
夜半银鞯驮醉,记昔时、画堤归马。
剩将别后,珠啼玉怨,与东流淘写。
酒醒金钿尽,高楼外、碧云低也。
便相思未了,重寻梦尾,只零纨断麝。
六萌车子停斜照,南巷曲、枇杷下。
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
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
夜半银鞯驮醉,记昔时、画堤归马。
剩将别后,珠啼玉怨,与东流淘写。
酒醒金钿尽,高楼外、碧云低也。
便相思未了,重寻梦尾,只零纨断麝。
这首《鼓笛慢》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六萌车子停斜照”,以车子停驻于夕阳余晖中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南巷曲、枇杷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季节的更迭,枇杷树下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诗人通过“重过”的动作,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感慨。烟雾缭绕的藤蔓、露水覆盖的苔藓、红色屋檐与青色瓦片的对比,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岁月的痕迹。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燕子的双飞与人内心的纤细脆弱形成对比,燕子的自由与人的束缚,构成了情感上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春水轻轻荡漾,晚霞映照着远山的倒影,桃花在微风中凋谢,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短暂,也暗含了生命的无常与易逝。
“夜半银鞯驮醉,记昔时、画堤归马。”夜晚,银色的鞍具载着醉意,诗人回忆起往日骑马归来的情景,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怀旧之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深刻。
“剩将别后,珠啼玉怨,与东流淘写。”离别后的泪水与怨言,如同流水一般,无法阻挡地流淌,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
“酒醒金钿尽,高楼外、碧云低也。”酒醒之后,金黄色的首饰散落一地,高楼之外,碧蓝的云朵低垂,这一景象既描绘了物质世界的空虚,也象征了心灵世界的孤寂。
“便相思未了,重寻梦尾,只零纨断麝。”即使相思之情未了,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梦境之中,只能留下破碎的丝绢和断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青青郁郁影疏疏,碧嶂移根到我居。
为爱绿阴时遣扫,恐伤新笋不教锄。
勾牵好鸟啼幽槛,摇摆清风上碧虚。
栽得此君知有幸,入他仙客咏吟馀。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雀来将雏。
室中尘凝生白虚,竹色照座花连株。
南窗曲肱净籧篨,轩窗勇往羲皇初。
渊明虽远几类拘,轻去彭泽思吾庐。
人生泛如风中桴,况复蜕视千金躯。
公家舍屋为补苴,政成讼简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娱,三年官满鹊弃居。
后来好事犹今吾,至哉此乐陶不如。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