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昆崙派,全胜庐岳山。
桩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
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
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
来自昆崙派,全胜庐岳山。
桩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
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
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往濑溪西重山观瀑分韵得还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昆崙派山水的壮丽景象,将瀑布比喻为来自昆仑的洪流,暗示其源头深远且气势磅礴。"全胜庐岳山"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它超越了庐山的秀美。
"桩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运用了象征手法,云如桩般密集,瀑布如注入大海,展现了瀑布的不息奔流和力量。"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形象地刻画了瀑布从峭壁直泻而下的翠绿与空灵,仿佛佩戴着玉佩的仙人振衣起舞。
最后两句"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则转向抒发感慨,言及瀑布的主人(大自然)专注于塑造山谷,诗人感叹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岁月却无声流逝,不禁生出白发早生的感慨。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美的描绘,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多才适世用,学者不遑处。
新词八咏楼,更汎涔阳浦。
行当应列宿,且复施甘雨。
高斋閒坐时,清谈孰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