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竹猗猗月半间,此生赢得占清閒。
磨铅勘易未三绝,吐火烧丹欲九还。
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
秋来閒把诗消遣,敢向骚坛占绝班。
脩竹猗猗月半间,此生赢得占清閒。
磨铅勘易未三绝,吐火烧丹欲九还。
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
秋来閒把诗消遣,敢向骚坛占绝班。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名为《宋震翁以诗见推次韵为谢》。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与追求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首句“脩竹猗猗月半间”,描绘了一幅月光下修长竹林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此生赢得占清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磨铅勘易未三绝,吐火烧丹欲九还”两句,运用了古代炼丹术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对于学问和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通过“未三绝”和“欲九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完美境界的渴望和不断努力的精神。
“骑鹤腰缠空入梦,跨牛髀骨惯行山”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通过“骑鹤”和“跨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冒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其中,“空入梦”与“惯行山”形成对比,既体现了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最后,“秋来閒把诗消遣,敢向骚坛占绝班”两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活动——写作诗歌,并表达了其在文学领域的自信与追求。通过“消遣”一词,展现了诗人将诗歌创作视为一种精神寄托和自我娱乐的方式,而“敢向骚坛占绝班”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在文学界地位的期待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学问追求、自然美景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