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湖上泛舟时的景象和心情。开篇“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即设定了整个画面:诗人乘船在辽阔的太湖之上,回头望去,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接下来,“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更增添了一份壮丽:无边无际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层叠的高峰,给人以深邃雄伟之感。
诗中,“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则是对季节和景物的一种描绘:微寒的山谷间升腾着凉意的煙霭,在清晰的秋光下,那座古老的帝王遗迹显得格外明亮。紧接着,“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惊叹:山峰如刀刃般切割天际,水流则似银河泻落,潺潺作响,声势浩大。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一句,通过对峭立岩壁和盘旋的古道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峻与神秘。而“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则捕捉到了生动的景中动态:在这片辽阔之中,鸟儿时隐时现,白云亦随风起舞,营造出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极致享受和内心的悠然自得。接下来的“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可能是在提及特定的地理或历史人物,但在这首诗中,更像是用来强化自然景观的宏大与壮丽。而“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则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于流逝时光的追忆。
全诗末尾,“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还能领略到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