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乍收暑,虚堂坐晚凉。
萤光穿竹径,花气扑藤床。
卖老抛书课,扶衰藉药囊。
平生爱秋夜,不惜数更长。
一雨乍收暑,虚堂坐晚凉。
萤光穿竹径,花气扑藤床。
卖老抛书课,扶衰藉药囊。
平生爱秋夜,不惜数更长。
这首清代朱颖的《夜坐》描绘了夏日雨后夜晚的宁静与闲适。首句“一雨乍收暑”,写出了雨后的清爽,暑气顿消,为接下来的夜晚营造了舒适的环境。"虚堂坐晚凉",诗人坐在空旷的屋子里,感受到傍晚的凉意,显得心境淡泊。
"萤光穿竹径",通过萤火虫的微光穿透竹林小径,增添了夜晚的诗意和神秘感。"花气扑藤床",则描绘了花香飘散,轻轻拂过藤编的床榻,让人感到生活的惬意与自然的亲近。
"卖老抛书课",诗人暂时放下书本,可能是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日常事务的暂时解脱。"扶衰藉药囊",暗示身体稍有不适,但借药物来调养,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的关注。
最后两句"平生爱秋夜,不惜数更长",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喜爱,即使夜深也不愿离去,流露出对宁静秋夜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英英天上云,洞洞天下谷。
皎皎谷中人,精神皎如玉。
卷舒一何心,怡悦亦自足。
朝采孕丹砂,夕气被林麓。
岂无茯苓芝,随春入锄斸。
自是长生苗,根本元不俗。
三千年桃花,八千岁椿木。
不如采药归,枕石伴云宿。
逐客次江干,复此风雨夜。
元戎念寂寥,更仆相慰藉。
醽醁实珍肴,宠光生邸舍。
妻孥共感戚,道路或猜讶。
谓此偃蹇踪,横被弯弓射。
彼哉簧正巧,或者石犹下。
同志欲过从,避党辄惊怕。
曾谓十连尊,理烦无顷暇。
惠顾及无聊,多言莫为谢。
平生仗信义,正色叱奸诈。
此样不入时,致入人话靶。
明时方献文,安得有谤骂。
独以殿庐中,语言少假借。
遂犯螳螂怒,间坐鸱鸮嚇。
先期入帘幕,坐是罹罟擭。
公施不报恩,高义等嵩华。
一言挟纩温,所嗜非酒炙。
天日方清明,罪过宜宥赦。
白璧可洗瑕,烦公叩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