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叹》
《秋雨叹》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夜黄昏雨打窗,愁霖久矣晦明阳。

天公一怒四山黑,田父三吁百亩黄。

禾黍油油生有耳,芭蕉点点断无肠。

病身更与儿俱懒,墙角全抛风露凉。

(0)
注释
黄昏:傍晚时分。
愁霖:忧郁的雨。
晦明阳:形容昼夜交替,这里指雨天影响了白天和黑夜。
田父:农夫。
百亩黄:大片金黄的田地,暗示歉收。
禾黍油油:稻谷茂盛的样子。
生有耳:形容稻谷生长得生机勃勃,仿佛能听见生长的声音。
病身:病弱的身体。
风露凉:清风冷露,带来一丝凉意。
翻译
每晚黄昏时分,雨滴敲打着窗户,漫长的忧郁雨已经遮蔽了白天和黑夜。
苍天一旦发怒,四周的山峦变得漆黑一片,农夫们叹息着,大片的田地变得金黄(暗示歉收)。
稻谷饱满,仿佛听得见生长的声音;芭蕉叶稀疏,却无法承载哀愁,显得心如死灰。
病弱的身体加上孩子的慵懒,我只想在墙角感受清风冷露带来的些许凉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连绵、农事凋敝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其中“夜夜黄昏雨打窗”一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沉郁氛围,雨声如泣,增添了一份悲凉。

"愁霖久矣晦明阳"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情绪,长时间的连绵细雨遮蔽了阳光,使得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日光的失落交织在一起。紧接着,“天公一怒四山黑”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描写,天空的愤怒使得周遭景物变得幽暗,从而映衬出一种萧瑟。

“田父三吁百亩黄”中,“田父”指的是耕种之人,他们对于连绵秋雨的担忧不言而喻。农事受阻,收成无望,故有“百亩黄”的叹息。

接下来的“禾黍油油生有耳,芭蕉点点断无肠”则是对农作物在秋雨中的生长状况的描写。禾黍虽油油然而实质未丰,而芭蕉却因连绵细雨而受损,其“肠”被不断打断,这些都是对于农事不顺的隐喻。

最后,“病身更与儿俱懒,墙角全抛风露凉”一句,则是诗人将个人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的困顿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诗人因病体弱,与子女同样感到懒惰,而墙角处弃置的农具则沾满了秋雨中的风露,显得异常寒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连绵细雨带来的自然环境和农事影响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困境和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九十

雪子飞飞塞面寒,地炉石炭共团栾。

天家赐酒十银瓮,熊掌天鹅三玉盘。

(0)

伏龙溅

静久波涛散,溪深涌乱丝。

悠悠山下客,将见水停时。

(0)

赠野牛

曾将大手挽恒河,引得龙来地起波。

何待砚池藏滴水,工夫元不费揩磨。

(0)

结网㜷教女,操舟罢诟男。

(0)

冷冷疏疏雪里春,不轻吹笛付伶伦。

出墙幽独窥邻女,临水横斜览镜人。

(0)

宫词·其四十四

阿姊携侬近紫薇,蕊官承宠斗芳菲。

绣帏独自裁新锦,怕见花间双蝶飞。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