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睹》
《梦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闭目光不扬,梦睹良亦审。

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

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

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èng
sòng / méiyáochén

guāngyángmèngliángshěn

fēiyóuguāngsuǒjiàndìngbǐng

báiyǎozhènmíngchángzàiqǐn

hènqióngbēilèikōngliúzhěn

注释
闭:关闭。
目光:视线。
光:光线。
良:良好,清晰。
审:审视,清楚。
由:通过。
所见:看到的东西。
何禀:什么性质,本质。
白日:白天。
杳:渺茫,无影无踪。
朕:古代皇帝的自称,这里指迹象。
冥遇:在梦境或冥想中的相遇。
此恨:这种遗憾。
穷:尽头,穷尽。
悲泪:悲伤的眼泪。
空流:徒然流淌。
翻译
闭上眼睛不再看,梦境中也能清晰感知。
既然不是通过眼睛,所见的又是什么本质呢?
白天里没有迹象,只有在夜晚的睡眠中才遇见。
这遗憾无穷无尽,悲伤的泪水只能空洒在枕头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睹》,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句“闭目光不扬”写出了诗人试图关闭对外界的感知,进入梦境的状态;“梦睹良亦审”则暗示在梦中也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洞察。

接下来,诗人提出疑问:“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他质疑梦境中的景象并非仅凭肉眼所见,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或某种精神禀赋。诗人进一步描述,在白天繁忙的世界里,“白日杳无朕”,而在夜晚的梦境中,“冥遇尝在寝”,表明梦境成为他与内在世界交流的场所。

最后两句“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揭示了诗人对梦境中可能蕴含的无尽遗憾和悲伤的深深感慨,这些情感无法在现实中完全释放,只能化作泪水,独自在枕上流淌。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出都有感

来时雪尽花初发,归去柳阴蝉乱鸣。

四序风光半为客,百年飘泊一浮名。

春来多病思高卧,老去违时畏后生。

若有黄精换华发,敢随车马到高城。

(0)

鵁鶄

败荷枯苇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

何事月寒风露下,挛拳孤影在风枝。

(0)

立秋二首·其一

西风袅袅木飕飕,身在江湖北岸州。

自古楚人词最好,为君重赋竟陵秋。

(0)

东斋杂咏.南窗

门前尘土慵驱马,堂上文书厌坐曹。

只有南窗慰人意,寒灯清夜读离骚。

(0)

嘉禾百咏·其七十兜率寺

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

不结莲花界,龟鱼死未甘。

(0)

夜厌厌/夜行船

昨夜小筵欢纵。烛房深、舞鸾歌凤。

酒迷花困共厌厌,倚朱弦、未成归弄。

峡雨忽收寻断梦。依前是、画楼钟动。

争拂雕鞍匆匆去,万千恨、不能相送。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